[发明专利]具有防撞板的冷藏集装箱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6090.5 | 申请日: | 2006-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2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彭继红;孙建岐;孙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集冷藏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2 | 分类号: | B65D90/02;B65D88/7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67广东省深圳市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撞板 冷藏 集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藏集装箱,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防撞板的冷藏集装箱。
背景技术
冷藏集装箱箱体的两侧壁通常包括内侧板、外侧板、发泡层,所述内侧板上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通过点焊固定在内侧板外表面,即内侧板与发泡层之间。叉车等设备在装卸货物时经常会与冷藏集装箱的内侧板接触和碰撞,容易损坏内侧板。为此,通常在集装箱内侧板下端400mm高度的位置上设置一条上下贯穿所述箱子的防撞板。典型的内侧防撞板结构是,用厚度为0.7-1.6mm的铁素体不锈钢(MGSS)制成防撞板,然后将防撞板点焊在内侧板的外表面。此时,由于防撞板的存在使内侧板的外表面产生了1mm左右的高度差,所述加强筋不能简单可靠地既点焊在内侧板的上部,又点焊在内侧板下端的防撞板上。目前解决该问题的做法一般有两种:
(1)所述内侧板不设加强筋,但这样使得内侧板刚性不足,更容易收到损坏;
(2)将内侧板上的加强筋缩短,只在内侧板的上部设加强筋,即加强筋只延伸到防撞板的上边缘。这样,由于加强筋不能贯通整个内侧板,使得内侧板在防撞板上边缘处形成截面突变,即内侧板下部的厚度是防撞板和内侧板厚度之和,而内侧板上部厚度仅为内侧板本身的厚度。当侧板受到外力尤其是由箱外指向箱内的外力时,因截面突变使侧板在防撞板上边缘处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当该外力过大时,甚至会使侧板发生永久性变形,影响集装箱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冷藏集装箱的防撞板在内侧板加强筋上形成的高度差致使内侧板易损坏的缺陷,提供一种既保留了加强内侧板强度和刚性的防撞板,又能减小因内侧板上下部截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的具有防撞板的冷藏集装箱。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具有防撞板的冷藏集装箱,包括内侧板、竖直设置在内侧板外表面的加强筋,所述内侧板外表面下部设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上开有与所述加强筋下部相匹配的缺口。
在本发明所述具有防撞板的冷藏集装箱中,所述加强筋向下延伸至所述防撞板底边之下,所述缺口贯穿整个防撞板。
在本发明所述具有防撞板的冷藏集装箱中,所述内侧板设有波,所述防撞板上设有与所述内侧板上的波相匹配的波。
在本发明所述具有防撞板的冷藏集装箱中,所述内侧板和防撞板上的波为盲波。
在本发明所述具有防撞板的冷藏集装箱中,所述防撞板通过铆接或点焊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内侧板上。
实施本发明具有防撞板的冷藏集装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防撞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加强筋下部相匹配的缺口,使得内侧板设置加强筋的位置不再因防撞板的存在而产生高度差,使得加强筋可以贯穿地固定在内侧板外表面,从而加强了内侧板的强度和刚性,有效地抵消了因设置防撞板而在内侧板的下部变截面处产生的应力集中,解决了长期以来因设置了防撞板而带来的应力集中的问题,提高了整个冷藏集装箱抵抗破坏性外力的性能。此外,加强筋与内侧板接触的外表面不存在高度差,加工时可以在一个点焊机上完成加强筋与整个内侧板的连接,不用再区别下部设置了防撞板的区域,使得加工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同时,由于优化了防撞板的结构,使得具有防撞板的冷藏集装箱中内侧板和加强筋之间的点焊连接制造工艺与不设防撞板的冷藏集装箱的相应制造工艺实现了统一,减少了不同结构箱子生产转产的准备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对应大批量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具有防撞板的冷藏集装箱第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3的B-B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具有防撞板的冷藏集装箱第一实施例去除外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有防撞板的冷藏集装箱第二实施例去除外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集冷藏箱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集冷藏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60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