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通道共同与分立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30215.3 | 申请日: | 200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6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涂建坤;龚江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赛克力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00;G01R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093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通道 共同 分立 标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测试方法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试通道共同与分立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缆测试的过程中,由于电缆的对数很多,往往需要多个测试通道。电缆测试设备通过计算机对测试任务的分析,切换到不同的测试通道上获取数据。但在电缆测试设备的制造过程中,由于元器件的选择、制造工艺等原因,对于同样的标准件在不同的测试通道上必然会有细小的误差。当测试值较大时,这种误差完全控制在仪器的测试偏差范围内,可忽滤不计。但测试值较小时,这种误差就直接影响到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以往,只能通过不断地调整制造工艺,更换元器件以达到尽可能的消除误差的目的,费时费力。而且当测试项目较多时,其重复调整的过程更是一件繁琐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通道共同与分立标定方法,在以某一通道为公共通道,对所有通道进行共同标定的基础上,通过对标准件的测试结果分析,对某个通道进行单独标定,或对某些雷同的通道进行共同标定,解决了传统的标定方法调整误差操作复杂,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试通道共同与分立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标准件连接到将作为公共标定通道的测试通道上;
b)计算机控制测试分设备通过控制线命令近端,远端接线架继电器矩阵完成N选一功能,将标准件所在的通道连接到公共测试通道上;
c)测试分设备完成公共标定通道的标定,将数据通过串行口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将此标定数据作为所有通道的标定结果;
d)将标准件连接到另一测试通道,重复步骤b,测试分设备完成该通道的测试,将数据通过串行口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用步骤c的标定结果计算该通道对标准件的测试结果;
e)重复步骤d,直至所有通道完成测试;
f)将各通道的测试数据与标准件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对偏差较大的通道进行单独标定,单独标定的数据仅对该标定通道有效。
对测试数据雷同的通道可以进行共同标定。
对于不同的测试项目,各测试通道需要重新进行公共与分立标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不仅保证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有效的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测试设备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计算机 2、串行口 3、测试分设备(单片机系统)
4、近端接线架继电器矩阵 5、远端接线架继电器矩阵
6、控制信号 7、近端公共通道 8、远端公共通道
9、测试端口 10、标准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计算机(1)通过串行口(2)与测试分设备(单片机系统)(3)进行通信,测试分设备(单片机系统)的近端公共通道(7)、远端公共通道(8)分别与近端接线架继电器矩阵(4)、远端接线架继电器矩阵(5)相连,由计算机通过测试分设备控制线(6)控制(4)、(5)将(7)、(8)连接到相应测试端口(9)。
一种测试通道共同与分立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标准件(10)(如电阻)连接到将作为公共标定通道的测试通道上,如通道一;
b)计算机控制测试分设备通过控制线命令近端,远端接线架继电器矩阵完成N选一功能,将通道一连接到公共测试通道上;
c)测试分设备完成公共标定通道的标定,将数据通过串行口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将此标定数据作为所有通道的标定结果;
d)将标准件(10)连接到另一测试通道,如通道二,重复步骤b,测试分设备完成该通道的标定,将数据通过串行口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用步骤c的标定结果计算该通道对标准件(10)的测试结果;
e)重复步骤d,直至所有通道完成测试;
f)将各通道的测试数据与标准件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对偏差较大的通道进行单独标定,单独标定的数据仅对该标定通道有效。
对测试数据雷同的通道可以进行共同标定。对于不同的测试项目,如电容,各测试通道需要重新进行公共与分立标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赛克力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赛克力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0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