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明信片及其明信片封套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8542.5 | 申请日: | 2006-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方;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黄浦区家友电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42D15/02 | 分类号: | B42D15/02;B42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明信片 及其 封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明信片,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三维(包括3D立体观感)的多维观感图像的明信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明信片封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明信片及其明信片封套的一面的图像是二维平面视觉效果的图像,二维平面视觉效果的图像没有三维立体观感,所以不够新奇美观。现有技术的明信片的标准尺寸为长15cm、宽10cm或其它尺寸。明信片封套内装5张或10张或其它张数的明信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至少三维的多维图像及变化图像观感的明信片。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使上述第一个目的提供的明信片不易自然弯曲。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使上述第一个目的提供的明信片不易自然弯曲并且容易用水性笔书写。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地包装具有至少三维的多维图像及变化图像观感的明信片的封套。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通过明信片封套的视窗可观赏其内的明信片,便于明信片吸引人。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至少三维的多维图像及变化图像观感的明信片封套。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1、一种明信片,包括明信片基片,其特点在于:所述明信片基片为光学透镜片1,在光学透镜片1的一个表面11覆盖有与光学透镜片1相匹配的采用数码技术处理过的图案底图层3,在图案底图层3的反表面覆盖有可遮颜色的图案底图层3的保护层4,所述保护层4的材料采用其外表面可以供人们书写、着色的材料。
透过光学透镜片1的凸孤形面12观看图案底图层3,可以看到至少三维(包括3D立体观感)的多维图像及变化图像,并且,在所述保护层4的外表面可以书写文字、印刷、喷绘等。
2、在上述第1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点在于:所述保护层4为常规的纸。
3、当保护层4为常规纸张时,经过一段时期,光学透镜片1与粘合在一起的常规纸张会产生平面弯曲状况,所以,在上述第1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点在于:所述保护层4为直接在图案底层3的外表面印刷的印刷层。
所述印刷层与光学透镜片不会产生平面弯曲的现象;但是,当保护层4为印刷层时,人们难以在印刷层上书写。
4、为了既解决上述平面弯曲状况又解决上述难以在明信片背面书写的双重技术问题,所以,在上述第1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点在于:所述保护层为珠光膜(一种塑料薄膜)。
所述珠光膜与光学透镜片1不会产生平面弯曲的现象,但书写的墨水在珠光膜上干燥时间较长。
5、为了既解决上述平面弯曲状况又解决书写的墨水在明信片背面干燥时间较长的双重技术问题,所以,在上述第1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点在于:所述保护层为专供UV印刷的合成纸。
所述专供UV印刷的合成纸层与光学透镜片1不会产生平面弯曲的现象,并且可供人们在专供UV印刷的合成纸上用墨水笔、圆珠笔等各种笔书写,书写的墨水的水分被专供UV印刷的合成纸吸入,不会被手指擦糊痕迹。
6、在上述第1或第2或第3或第4或第5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点在于:在所述明信片外有明信片的封套,在所述明信片封套的一端有冲压而成的插缝8,其另一端有与插缝8相匹配的插口9,还有至少两条平行的折叠线102和折叠线103,折叠线102与折叠线103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明信片的宽度。
本发明的明信片封套在包装本发明明信片时包装方便、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光学透镜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的仰视图。
图3是如图1和图2所示的光学透镜的局部放大的斜视图。
图4是如图3所示的光学透镜覆盖在采用数码技术处理过的图案底图层表面并且保护层4覆盖在图案底图层的另一表面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另一种光学透镜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的仰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明信片的主视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后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明信片封套的展开状态图。
本发明产品的几种具有至少三维的多维观感图像的图片的制造方法例如:
(一)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光学透镜,它包括透明的薄片1,其特点在于:
(1)、薄片1有一个表面11为平面;
(2)、薄片的另一个表面有连续的凸弧形面12;
(3)、各弧形面的交接处形成为直线13。
其中,B为弧底宽、h1为弧高、h2为薄片1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黄浦区家友电脑研究所,未经上海市黄浦区家友电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85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