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余热利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8524.7 | 申请日: | 200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7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周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复旦中学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4F5/00;F24H4/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005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余热利用装置,尤指一种利用空调余热来加热热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空调器在制冷时吸收室内的热能,使温度降低,同时,向室外排出大量的热量,这种热量没有加以充分利用,就排放到环境中,不利于环保节能。专利号CN00229050.2公开了一种“带热泵热水器的空调器”的技术方案,该方案中披露了:如图2,制冷剂在热交换器C(即室内换热器29)中吸热后经过压缩机压缩后,经过热交换器A(即室外换热器30)放热,在室外向空气中排出热量,然后通过单向阀后进入热交换器B(31)再次放热(该热交换器置于一保温储水水箱中),再经过制冷毛细管降压后进入热交换器C(室内换热器29)完成制冷循环。由于该专利装置中制冷时的制冷剂由热交换器A(室外换热器30)先期放热然后才对保温储水箱发热,基本上空调在室内吸收的热量大部分还是排放到环境中了,对余热的利用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空调余热利用装置,通过在传统的空调循环回路中压缩机出口端与室外换热器之间设置一附加四通阀,附加四通阀与置于主水箱中的附加换热器连接,附加换热器可以加热主水箱中的水,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余热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控制器对附加四通阀与室内换热器旁路阀、室外换热器旁路阀的控制,可以使空调单独制热或者单独作为热水器或者同时实现两者功能即制热与作为热水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施的:一种空调余热利用装置,室内换热器依次与电磁阀、低压阀、四通阀、汽液分离器、压缩机的进口端顺序连接,压缩机的出口端与四通阀的另一进口端连接再串连室外换热器、主毛细管、辅助毛细管、高压阀、电磁阀后与室内换热器另一端连接形成一闭合循环回路,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压缩机的出口端与附加四通阀的一个进口端连接,其对应的出口端与附加换热器串连后与附加四通阀的另一进口端连接,其对应的出口端与四通阀的进口端连接,所述附加换热器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并与控制器相连,附加换热器设置在主水箱中。
所述主水箱设置两进水口、一出水口,一进水口与自来水龙头相连接,一进水口与冷凝水箱连接。
所述室内换热器两端并联一旁路阀。所述室外换热器两端并联一旁路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压缩机的出口端与附加四通阀的一个进口端连接,其对应的出口端与附加换热器串连后与附加四通阀的另一进口端连接,其对应的出口端与四通阀的进口端连接,这样,制冷剂在室内吸热后经过附加四通阀进入附加换热器对主水箱中的热水放热,然后再通过附加四通阀、四通阀进入室外换热器进一步放热,这样,空调制冷剂在室内吸收的热量大部分在附加换热器内放热,只有很少一部分通过室外换热器放热,大大提高了余热利用效率。
同时,在制热时,如果开启室内换热器旁路阀,关闭室内换热器两端的电磁阀,可以使空调不制热,而作为单独的热水器使用。如果关闭室内换热器旁路阀,开启室内换热器两端的电磁阀,并控制附加四通阀,使从压缩机出来的制冷剂不经过附加换热器而通过四通阀进入室内换热器,就可以单独实现制热。如果关闭室内换热器旁路阀,开启室内换热器两端的电磁阀,并控制附加四通阀,使从压缩机出来的制冷剂经过附加换热器而后通过四通阀进入室内换热器,这样既可以制热也可以同时实现热水器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CN00229050.2公开的”带热泵热水器的空调器”的整体结构。
附图标号说明
1-室内换热器 2-电磁阀
3-低压阀 4-四通阀
5-附加四通阀 6-附加换热器
7-压缩机 8-汽液分离器
9-室外换热器 10-室外换热器旁路阀
11-干燥过滤器 12-主毛细管
13-辅助毛细管 14-单向阀
15-干燥过滤器 16-高压阀
17-电磁阀 18-室内换热器旁路阀
19-主水箱 20-出水电磁阀
21-进水电磁阀 22-冷凝水电磁阀
23-冷凝水箱 24-进水电磁阀
25、26、27-温度传感器 28-控制器
29-热交换器C 30-热交换器A
31-热交换器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复旦中学,未经上海市复旦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8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