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48686.0 | 申请日: | 2005-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8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石本学;山崎洋介;山田齐;平川仁;渡海章;四户耕治;粟本健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F13/26 | 分类号: | G09F13/26;G09F9/30;H01J11/00;H01J6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淑萍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特别涉及由管状气体放电管构成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篠田等人的于2003年3月28日公开的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3-92085号公报(A)中,特别是在图18中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沿着圆筒状的支撑壁的内表面、即弯曲面,以围绕观察者的方式排列显示管,由此来实现赋予现场感和没入感的显示。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3-920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特开2003-92085号公报的显示装置中,由于无法在观察者的顶部显示图像,所以无法进行有现场感的显示。
发明者们认识到:通过不仅在水平方向上围绕观察者,而且也从垂直方向进行围绕,即,也覆盖观察者的头部上方来进行显示,能够进一步实现赋予现场感和没入感的显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由实质上无间隙并大致以等间隔配置的多个气体放电管构成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实现具有以覆盖观察者的全部视野的方式而弯曲的显示面的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显示装置具有并列配置多个气体放电管而构成的显示面,所述气体放电管在内部形成有荧光体层并封入了放电气体,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多个发光点。该多个气体放电管的每一个具有在长度方向上进行了弯曲的形状。组合该弯曲的大小不同的该多个气体放电管来构成显示面。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特征,显示装置具有并列配置多个气体放电管而构成的显示面,所述气体放电管在内部形成有荧光体层并封入了放电气体,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多个发光点。该显示面具有弯曲的形状。该多个气体放电管的每一个具有在长度方向上进行了弯曲的形状。该多个气体放电管按照该显示面的弯曲的大小变缓的方式并列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由实质上无间隙并大致以等间隔配置的多个气体放电管构成的显示装置,并且能够实现具有以覆盖观察者的全部视野的方式而弯曲的显示面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部分构造的例子;
图2是示出在管面上形成有点状的显示电极对和条状的信号电极的气体放电管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A示出了气体放电管的显示电极附近的部分平面;图3B示出了沿图3A中的气体放电管的3B-3B线的截面;
图4示出了具有覆盖观察者的全部视野的形状的显示装置;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多组气体放电管的弯曲的形状;
图6A和图6B分别示出了实质上无间隙并大致等间隔地相邻配置、组装用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图5的多个管状气体放电管而形成的显示装置的主视图和后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各个图6A和图6B的由支承片夹持的细管状气体放电管按照显示面为内侧的方式进行弯曲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各个图6A和图6B的由支承片夹持的细管状气体放电管按照显示面为内侧的方式进行弯曲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考标号。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的部分构造的例子。在图中,显示装置10包括:实质上无间隙并大致以等间隔并列配置的透明的细管状气体放电管20R、20G、20B、21R、21G、21B、…;透明的前面一侧的支承片或薄板31;背面一侧的支承片或薄板32;显示电极对或主电极对2;以及信号电极或数据电极3。
在典型的情况下,在细管状的气体放电管20R、20G、20B、21R、21G、21B、…的内部(放电空间)分别插入配置有各自形成了红、绿、蓝(R、G、B)的荧光体层的支承部件,导入放电气体并密封两端。作为代替结构,可以不使用支承部件,而在气体放电管的内表面上形成各个荧光体层。信号电极3形成在背面一侧的支承片32上,沿着气体放电管20R、20G、20B、…的长度方向设置。显示电极对2形成在前面一侧的支承片31上,并设置在与信号电极3交叉的方向上。在显示电极对2与相邻的显示电极对2之间确保有成为非放电区域的距离或非放电间隙。
信号电极3和显示电极对2在组装显示装置10时分别与气体放电管20R、20G、20B、…的下侧的外周面和上侧的外周面贴紧接触,为了使其更好地紧密接触,可以将导电性粘接剂粘结在显示电极与气体放电管面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8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MIMO设计的基于性能的秩预测
- 下一篇:一种生态局用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