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式便携电话机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8405.1 | 申请日: | 2005-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4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高木久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便携 电话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动式便携电话机,特别涉及具有使用方便的结构的滑动式便携电话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便携电话一般得到广泛普及。早期时的便携电话机以纵向较长的板状为主流,但是为了缩短长度以提高便携性,最近折叠式的便携电话机成为主流,其中,便携电话机的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且两者重合,并以设置在其一边上的旋转轴为中心开闭。
折叠式的便携电话机的主要目的在于,在携带时为折叠状态,当打电话时便携电话机增长而使送受话器靠近耳和口以获得音响特性。但是,近年来便携电话实现了多功能化,带有以下功能的便携电话机开始普及:除了将文字或照片发送到对方的便携电话机中的邮件功能以外,还带有互连网连接功能、数码照相机功能(参照专利文献1)或者电视功能等。并且还出现了带有指纹认证功能(参照专利文献1)的便携电话机。因此,在便携电话机中,除了打开折叠的壳体进行使用的功能以外,在闭合状态下也能够使用的功能正在增加。
另外,作为缩短便携电话机的长度的方式,除了上述的折叠式以外还有旋转式和滑动式等方式,旋转式便携电话机的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并且两者重合,在壳体的重合面上垂直地设置有旋转轴,使上壳体以该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下壳体旋转180度并伸展。另外,滑动式便携电话机的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并且两者重合,在壳体的重合面上设置有滑轨或者形成槽道结构,并使上壳体相对于下壳体滑动(参照专利文献2、3)。
在这种滑动式便携电话机中,上壳体和下壳体由滑轨连接的结构具有保持滑轨与上下壳体在上下方向不离开的状态的结构、以及使上壳体不从轨道移动方向脱出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2)。该滑动结构是在以下情况下方便的结构,即,便携电话机通过有时缩短使用,有时增长使用,来有效地使用与长度对应的功能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79678(图2中的标号104、105)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79678(图3、4及其说明部分)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32335(图1、2及其说明部分)
但是在现有的滑动式便携电话机中存在以下问题。
(1)在上壳体与下壳体对合的收缩状态下进行照相机拍摄的情况下,由于镜头位于下壳体的背面侧,所以在自拍使用时无法看到自己的样子。
(2)具有指纹传感器的现有的滑动式便携电话机在与伸缩操作无关的上壳体的背面侧设置指纹传感器,需要分别进行伸缩动作和指纹认证。即,仅能够在上壳体从下壳体伸出的延伸状态下使用指纹传感器。
(3)在现有的滑动式便携电话机中,在滑动面上没有防滴结构,存在延伸状态的滑动式便携电话机难以抵抗液体浸入的问题。特别存在以下问题,在液体通过用于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柔性电缆到达壳体内部并附着在连接器上时,会导致电气故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式便携电话机,在该滑动式便携电话机中,利用内置的照相机进行的自拍简单,内置有指纹传感器的滑动式便携电话机即使不处于延伸状态,也能够进行指纹认证,该滑动式便携电话机还具有防滴结构,即使水的飞沫溅到延伸状态的滑动式便携电话机上,也不会出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滑动式便携电话机以具有以下结构的滑动式便携电话机为对象:上壳体和下壳体经由滑轨重合,当使上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滑动时,重合面逐渐露出,其可以具有以下的方式。
第一方式的滑动式便携电话机的特征在于,在下壳体的滑动时露出的面上设置有具有键的操作部,在上壳体的始终露出的面上设置有第一显示部,在上壳体的滑动时露出的面上设置有第二显示部。
第二方式的滑动式便携电话机的特征在于,在下壳体的始终露出的面上设置有内置于电话机中的照相机的镜头。
第三方式的滑动式便携电话机的特征在于,在上壳体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使上壳体滑动的放置手指用凹部,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位于上壳体与下壳体的重合面的滑动方向两侧的部分,设置有沿滑动方向延伸的侧壁和与该侧壁对应的槽部,在侧壁或槽部中的任一方的主要部分上设置有滑动辅助部件,该滑动辅助部件受到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力,并且由低摩擦材料构成,以减小因滑动方向的摩擦引起的磨损。可以在放置手指用凹部中设置指纹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84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保护装置
- 下一篇:用于封闭式循环水系统的缓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