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叠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3232.4 | 申请日: | 200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0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吕林;西德尼·西塔集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无线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王艳春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通信 设备 结构 | ||
相关申请
本发明与共同所有权的题为“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叠层结构”的 第11/014,541号共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相关,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 过引用而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无线通信设备中的组件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 用以降低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辐射吸收率)水平的无线通 信设备的组件叠层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行业不断发展,对于越来越小的无线通信设备的需 求不断增加。在本文中,无线通信设备还可称作“无线设备”、“手 持装置”、“蜂窝电话”、“移动电话”等。缩小无线设备的尺寸对 设计提出的挑战包括将设备组件放置在较小空间内。其他的挑战包括 将所关心的近场范围内的无线设备所辐射的射频(RF)能量保持在可 接受水平,并同时保持该设备的辐射效率。
当RF模块发送信号时,功率放大器对电信号进行放大,然后通 过天线将经过调制的能量传播到空气中。该能量中的第一部分通过自 由空间传播到目的地。该能量中的另一部分在设备内作为热量被消耗 掉。最后,某些能量被设备附近的物体吸收,其中包括使用者的身体。
无线设备的天线周围的功率密度作为例如到天线的距离和天线的 方位的函数而改变。天线周围的场通常被分成两个区域。第一区域为 天线附近的区域,被称作近场;第二区域为距离天线较远的区域,被 称作远场。两个区域的分界线通常取在半径R处,其中R=2L2/λ,L 为天线的最大尺寸,λ为波长。远场是其中辐射模式(radiation pattern) 与例如到发送天线的距离无关的区域。近场是非常靠近发送天线的区 域,并且在近场中场模式与到天线的距离有关。
对于人们可安全地暴露于近场中的无线设备所辐射的射频(RF) 能量的限制,根据被称作辐射吸收率(SAR)的单位而给出。辐射吸 收率是人在使用无线发射器时人体所吸收的射频能量的量。在不同的 国家,可接受的SAR水平不同。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将暴露 于移动电话的RF能量的可接受量限制在1.6瓦特每千克组织(1.6 W/kg)的特定局部(或空间峰值)SAR水平。当无线设备工作在该范 围内时,无线设备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危害。因此,在任何移动电话设 计中必须考虑符合可适用的近场影响限制。
各种电话的SAR水平有所不同,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SAR为许 多不同参数的函数,其中包括设备的几何形状、发送频率、放大器功 率级、天线位置等。图4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蜂窝电话70的典型的叠层 结构。电话70封装在壳体88中,壳体88具有正面84和背面86。电 话70的组件包括电路板74,电路板74容纳用于控制下列组件的处理 电路(未示出):显示装置72、键盘80、RF和其他噪声(即辐射)、 罐型屏蔽76(canister-type shield)所包封的组件90、以及其他设备组 件(未示出)。天线82通过馈电点92耦合至电路板74上的发射器和 接收器。电池78也装入壳体88内,用以为设备70的组件供电。
继续参照图4,用于电话70的现有技术的叠层结构是在壳体88 的正面84上设置显示装置72,显示装置72叠置在电路板74上方, 在电路板上方和下方可设置一个或多个罐型屏蔽76,以屏蔽噪声组 件。电池78叠置在电路板下方,通常可通过位于壳体88的背面86 上的电池门94来装卸电池78。除了利用罐型屏蔽76来遮盖电路板上 的噪声组件之外,因为在正面84上方直接具有高能量密度,因此现有 技术的电话70还需要附加屏蔽(未示出)以使电话70达到SAR标准, 该附加屏蔽在本文中称作兼容屏蔽(compliance shielding)。该附加屏 蔽可以包括箔、RF吸收材料、金属化的塑料以及金属支架等。
在制造电话70时,电话70中为了实现符合可接受的SAR水平的 屏蔽,在以下方面继续带来重大负担:实际的设计工作、反复进行兼 容性测试、以及兼容屏蔽带来的附加成本。上述挑战随着电话尺寸的 减小而增大。因此,在增加兼容屏蔽之前,希望继续进行产业创新, 以降低电话的SAR水平,并降低电话在设计和材料方面的最终成本。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无线公司,未经京瓷无线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32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