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窝式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及蜂窝式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2827.8 | 申请日: | 200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0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冈崎俊二;大坪靖彦;德丸慎弥;诹访部博久;石泽俊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39/00 | 分类号: | B01D39/00;F01N3/02;B01D39/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过滤器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蜂窝式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在具有由隔壁分隔的多个流路的蜂窝结构体的所述流路内插入管状构件,从所述管状构件注入网眼密封材料,在离开所述蜂窝结构体的端面的所述流路内形成网眼密封部,所述蜂窝式过滤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管状构件的外径是所述流路的开口尺寸的40~90%,所述网眼密封材料至少包含陶瓷原料,所述陶瓷原料的最大粒径是所述管状构件的内径的85%以下,并且所述陶瓷原料的平均粒径是1μm以上,注入所述网眼密封材料后,用磨具对插入有所述管状构件的一侧的蜂窝结构体的端面进行加工去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眼密封材料至少包含陶瓷原料、液体成分、及凝聚防止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式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眼密封材料,相对于100质量份的陶瓷原料,包含10~70质量份的液体成分、及0.01~10质量份的凝聚防止剂。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蜂窝式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网眼密封材料混匀后,使其通过网孔200μm以下的筛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注入所述网眼密封材料前,在插入有所述管状构件的一侧的蜂窝结构体的流路端部的至少隔壁的一部分形成加强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管状构件的前端形成有R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管状构件的前端形成有锥形部。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蜂窝式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网眼密封材料在比大气压力低的压力下混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注入所述网眼密封材料,同时使所述管状构件大致沿流路方向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管状构件而言,与所述蜂窝结构体的网眼密封的流路的间隔大致等间隔地配置多个管状构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蜂窝结构体的流路端面配置具有能够插通所述管状构件的插通孔的导件,通过所述导件向所述流路内插入所述管状构件,从所述管状构件注入网眼密封材料而形成网眼密封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蜂窝结构体的一端面,向所述流路内插入管状构件,注入网眼密封材料,在离开所述蜂窝结构体的一端面的流路内形成网眼密封部,在所述蜂窝结构体的另一端面,使所述蜂窝结构体的另一端面浸渍于第二网眼密封材料中,在所述蜂窝结构体的另一端面形成网眼密封部。
13.一种蜂窝式过滤器,其具有通过网眼密封多孔质陶瓷蜂窝结构体的所希望的流路而使废气通过蜂窝结构体的隔壁的结构,废气流入侧网眼密封部离开废气流入侧端面而配置,废气流出侧网眼密封部配置在废气流出侧端面,所述蜂窝式过滤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的气孔率是40~80%,所述废气流入侧网眼密封部的气孔率为所述隔壁的气孔率的0.5~0.9倍,所述废气流出侧网眼密封部的气孔率为90%以下且为所述隔壁的气孔率的1.1~1.5倍。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蜂窝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废气流入侧网眼密封部的两端部形成有凹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蜂窝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需要由废气流入侧及流出侧的密封部密封的流路,无密封部的流路的比率是0.03~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28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