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板建造方法及其中应用的格构杆桥面状预浇混凝土板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38125.2 | 申请日: | 200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7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金美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涍城LB-DECK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E01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方挺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板 建造 方法 其中 应用 格构杆 桥面 状预浇 混凝土 | ||
1.一种建造桥梁的桥板的方法,其中,
多个纵梁等间隔相互平行地放置于以预定间隔树立的相邻桥墩的上表面;多个横梁以预定间隔形成于所述纵梁之间;根据预定规格和数目分别预浇的多个格构杆桥面状预浇混凝土板通过桥面运输车提升并运载,以按照期望数目相互平行地接近所述纵梁的上部安装;在多个加强杆被设置于形成底板的所述预浇混凝土板的上部后注入混凝土,从而与所述预浇混凝土板形成一体的复合桥板凝固;
其中,在所述格构杆桥面状预浇混凝土板的预浇过程中,
多个加强杆设置于具有预定深度的长方形框架中,所述多个加强杆以预定的间隔在纵向和横向正交地设置;
多个桁架框被设置以从所述长方形框架在相对于纵向中心对称的两个位置突出预定高度;以及
将混凝土注入并凝固于所述长方形框架中,从而根据先前测试的设计标准,所述预浇混凝土板保持高于所述桥板压缩强度的高强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桥板的压缩强度为270-400kgf/cm2范围内的特定值时,所述预浇混凝土板的压缩强度被制造为保持高于所述桥板的压缩强度的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安装所述预浇混凝土板前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在与所述预浇混凝土板接触的纵梁的全部表面涂抹合适厚度的砂浆,从而所述预浇混凝土板就稳定地安装而不会从所述纵梁的上表面滑落,并且保持足够的接触面积以固定在一起。
4.一种用于建造桥梁的桥板的格构杆桥面状预浇混凝土板,所述预浇混凝土板包括:
长方形板主体,被设计为保持高于桥板的压缩强度的自压缩强度,并采用根据设计标准的预浇方法制造;
多个主加强杆和分配加强杆,以预定间隔沿纵向和横向正交地浆裹于板主体中;
多个桁架框,部分浆裹于所述主加强杆之间,并沿纵向相互平行地设置,并且从所述位置主体的上表面部分突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浇混凝土板,其中,当所述桥板的压缩强度为270-400kgf/cm2范围内的特定值时,所述预浇混凝土板的压缩强度被制造为保持高于所述桥板的压缩强度的值。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浇混凝土板,其中,所述板主体的厚度至少为50mm,同时不超过复合桥板厚度的60%。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浇混凝土板,其中所述桁架框包括:
两个底部加强杆,以预定的间隔设置于中心位置的主加强杆的两侧;
格构杆,位于距所述底部加强杆之间的中心上方预定的高度,并且沿所述板主体的纵向露出所述板主体上表面;以及
钢丝,沿着由底部加强杆和格构杆形成的三角形的斜边反复地不间断地弯曲和焊接到每个底部加强杆,从而底部加强杆和格构杆形成一体的桁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涍城LB-DECK,未经株式会社涍城LB-DECK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81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