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控制机制的暖炉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37897.4 | 申请日: | 200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2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姜祥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祥奎 |
主分类号: | F23K3/16 | 分类号: | F23K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控制 机制 暖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暖炉(stove),把一定量的煤(以下,本发明说明书中的煤主要指褐煤)连续供应给烧煤器(brazier),煤进入烧煤器进行自动燃烧后可以被自动回收,然后根据在烧煤器内部燃烧的热量与燃烧量而重新投入适当的煤或褐煤。
背景技术
为暖炉供应煤与褐煤并把上述煤与褐煤加以燃烧的装置中已公开的包括:大韩民国注册实用新型第329245号“褐煤暖炉”(2003.09.26)、公开实用新型第1987-0000958号“固体燃料用暖房装置”(1987.02.20)、注册实用新型第0355095号“烧煤器的自动供煤装置”(2004.06.24)以及大韩民国公开专利第10-2002-0082303号“煤锅炉”(2002.12.31)。
注册实用新型第329245号“褐煤暖炉”在燃烧室1上部安装了燃料投入管1c并在内部安装螺杆1d,只要驱使螺杆轴1f旋转就能使储存在供应箱1e里的燃料按照定量定时的方式自动投入燃料,上述实用新型采取了随着螺杆轴的旋转运动而使煤沿着螺杆进入燃烧室的供煤方式,其有下列各种问题:由于煤的形状各不相同且其重量较重,容易夹在螺杆内而对驱动该螺杆的电动机等机制造成过负荷;为了清除已燃烧完毕的煤而需要拿出滚动栅101;以及无法把煤自动排放到外部。
公开实用新型第1987-0000958号“固体燃料用暖房装置”则没有记载可以为燃烧室自动供煤的装置,也没有记载煤的自动回收装置。
注册实用新型第0355095号“烧煤器的自动供煤装置”中,位于储存箱1下部的旋转煤碗7上具有以轴为中心呈扇形的槽之切口部位11,进行旋转运动时可以从其上面装煤8并从下面排煤8。然而,上述实用新型通过切口部位11把煤投入燃烧室里时,容易使煤夹在固定遮蔽盖20与旋转煤碗7而阻碍了对于燃烧室的供煤动作;上述实用新型也没有记载把燃烧室里燃烧完毕后残留的煤加以自动排放的机制。
大韩民国公开专利第10-2002-0082303号“煤锅炉”不仅没有记载可以定量供煤的供应装置,而且也无法把燃烧完毕后残留的煤排放到外部。
发明内容
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可以把一定量的煤准确地供应给烧煤器的调节机制之暖炉。
本发明的暖炉可以把烧煤器里燃烧完毕的煤自动排放到外部,并且按照排放到外部的煤量而等量供应给烧煤器以使其得以连续燃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暖炉包括:烧煤器;
为上述暖炉供煤的原料供应管;可以把拟供应给上述原料供应管的煤加以储存的储存箱;以及位于上述原料供应管并可以把投入储存箱里的煤加以定量调节的调节机制。
上述调节机制包括:作为开闭件的板弹簧;接触上述开闭件的一端且其外周缘上具有加压件的旋转件。
上述板弹簧的上面还包括了补强板。
上述暖炉还包括:可以把燃烧完毕的煤的排放到暖炉外部的排放单元;以及可以驱动上述排放单元的驱动机制。
还包括,根据上述排放单元排放的煤而使原料供应管的调节机制供应等量煤的控制箱。
上述排放单元包括:具备了投煤工具的旋转板;以及可以把上述投煤工具供应的煤加以移送的移送机制。
上述排放单元的旋转板下面还包括了具有孔的固定板,投煤工具沿着上述固定板的孔进行动作并投入已燃烧完毕的煤。
上述投煤工具包括可以把旋转板的孔打开或关闭的开闭件。
上述开闭件通过铰接方式在旋转板的孔周围进行结合。
上述移送机制是由驱动部驱动的网格输送带。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暖炉具有下列效果:
第一、加压件与开闭件的一端接触,当加压件随着旋转件进行旋转运动时,可以为烧煤器供应一定量的煤气。
第二、本发明通过控制箱里的控制系统之帮助,可以从烧煤器把燃烧完毕的煤自动排放到外部,并且按照排放到外部的煤量而等量地供应给烧煤器以使其得以连续燃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斜视图。
图2是图1所示调节机制的斜视图。
图3a到图3d是图2所示调节机制的动作状态图。
图4a到图4c是图1所示排放单元的动作状态图。
<图形主要符号的说明>
100:暖炉
10:烧煤器 20:原料供应管
22:调节机制 222:开闭件
224:旋转件 224a:加压件
M:电动机 30:储存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祥奎,未经姜祥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78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