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用含钴箔材制备钴-60棒状放射源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101986000000035 | 申请日: | 1986-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0035B | 公开(公告)日: | 1987-10-14 |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和;张瑞麟;董桂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北京市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含钴箔材 制备 60 放射源 工艺 | ||
1、一种钴-60棒状放射源的制备工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1)以含钴箔材为原料,
(2)在实现反应堆中子活化之前,按照对棒状放射源的设计源强分布要求来剪裁含钴箔材;
(3)根据含钴箔材的钴含量、源强设计要求和堆中子通量确定照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60棒状放射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1)把符合液位计线性刻度的钴-60棒状放射源的源强分布设计值按棒源的长度在直角座标纸上标绘出来,
(2)选用含钴量均匀、厚度适当、机械性能好的箔状材料,参照坐标纸上标出的源强分布曲线下的面积进行适当的剪裁,使源强分布要求与剪下来的箔状材料中钴的含量沿棒的长度方向互相对应,
(3)将剪裁好的含钴箔材称重并计算钴的含量,加工成适宜照射的形状,装入照射容器内送反应堆进行中子辐照活化,根据钴的含量,源强设计要求和堆中子通量有效值确定照射时间的长短,
(4)经过中子照射活化后的含钴箔材适当冷却、测量强度、组装在不锈钢管内径氩弧焊接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钴-60棒状放射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实现反应堆中子活化之前,按照对棒状放射源的设计源强分布要求剪裁的含钴箔材用卷绕、折叠、捆扎或铆焊方法加工成适宜照射和中子活化后的棒状放射源组装所需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0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颗粒材料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涂膜加工松花皮蛋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