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无线充电光学鼠标笔无效
申请号: | 02203885.X | 申请日: | 200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5229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发明(设计)人: | 洪宣穆 | 申请(专利权)人: | 琇莹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G06K1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无线 充电 光学 鼠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鼠标笔,特别是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光学鼠标笔。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计算机信息越来越普及,几乎家家户户均有一台以上的计算机,因此在计算机设备周边商品也就多样化与多元化出现,本创作即是研讨鼠标此问题。
而现今计算机周边所使用的鼠标,乃为用以辅助计算机键盘不足的输入周边装置,如坊间处处可见的有线鼠标与无线鼠标,如图1所揭露,于计算机屏幕A侧旁为一鼠标垫B及一有线鼠标C,此有线鼠标C利用底端的滚珠D,于鼠标垫B上自由光标,且有线鼠标C往往会受到电缆线E牵绊,也就该有线鼠标C虽然已大量简化移转光标的操作程序,但有线鼠标C的电缆线E仍是使用上的一大障碍,也产生许多的不便,使得有线鼠标C的功效因而大打折扣,因此才会有无线鼠标F产生。
而无线鼠标F于问世后,确实解决了前述问题,但一些旧问题仍然存在,例如,无论有线鼠标C与无线鼠标F均有底端的滚珠D,此滚珠D于鼠标垫B上长期使用后,会产生感应不足,或者内部结构有所损害,此缺失都足以影响到既有的功能;再者,无论有线鼠标C与无线鼠标F结构上,体积非常大,若在携带上,非常占去空间也非常不便,造成使用者烦琐,若能克服前述的问题点,鼠标势必可使其功效大增。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创作人乃针对目前习用无法解决的缺失,为了改进上述问题,提升生活上的便利性,乃以多年专业经验,一本积极研究改良的精神,首先思及可携带的鼠标笔结构,可于易时易地均可随时携带使用的概念下,并能提升商品的附加价值,使其效果大增,基于此种理念,创作人经不断的努力研制,终于首创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将光学式图像感应集成电路、射频发射电路及可快速充电式电池共同组装于一笔型的装置内,并可由使用者轻松的携带,而取下使用时,即可轻松的配合计算机键盘来操作。
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利用一呈笔型态的鼠标,并提供可充电式电池或抛弃式电池,可免于经常性更换电池,为一种完全没有外接电缆线,并可轻松携带的鼠标,提供使用上大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光学鼠标笔,包括鼠标笔本体,其特征在于:鼠标笔的笔本体为前宽后窄型态,最前端上设置外露的滚轮,于滚轮两侧分别设有充电指示灯与弱电指示灯,滚轮后端设一光学集成电路,两侧向分设立右健、左键,在光学集成电路后则依序设置RF模块、充电座、充电式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除免去了电缆线的牵绊外,更因其超迷你小型,可随身携带;内装可充电式电池或抛弃式电池,免去了经常更换电池的累赘,尤其应用在信息家电上包括手提式计算机、一般型计算机、儿童益智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游戏机…等,更带给使用者极大的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轻便,确实能提升商品的附加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图1是习用计算机的使用型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图号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所制造鼠标笔,于不同图标中,相同组件,均以同一编号来表示。A 计算机屏幕 B 鼠标垫C 有线鼠标 D 滚珠E 电缆线 F 无线鼠标L 笔本体 2 光学集成电路3 RF模块 4 充电式电池5 充电座 6 右键7 左键 8 滚轮9 充电指示灯 10 弱电指示灯11 接收器 12 充电缆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钧局审查委员能确实了解本实用新型欲达前述目的,而所需具备特殊构造及其操作技术手段,兹配合图标及图号详细说明如后,谨请参阅。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光学鼠标笔,请参阅图2、3,其中:
此鼠标笔的笔本体1为前宽后窄型态,最前端上设置外露的滚轮8,于滚轮8两侧分别设有充电指示灯9与弱电指示灯10,此滚轮8后端设一光学集成电路2,两侧向旁设立右键6、左键7,而于光学集成电路2后则依序设置RF模块3、充电座5、充电式电池4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琇莹企业有限公司,未经琇莹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38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