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广谱苏云金芽孢杆菌及其制备杀虫剂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2138712.5 申请日: 2002-06-26
公开(公告)号: CN1392248A 公开(公告)日: 2003-01-22
发明(设计)人: 高梅影;彭可凡;戴顺英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01N63/00
代理公司: 武汉科宏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30071***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广谱 苏云金 芽孢 杆菌 及其 制备 杀虫剂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芽孢杆菌,更具体涉及一株广谱苏云金芽孢杆菌;本发明还涉及该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备杀虫剂的方法。

本发明所称的一株广谱苏云金芽孢杆菌已于2002年6月7日在中国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202025,名称:苏云金芽孢杆菌Hcy08-02(Bacillus thuringiensisHcy08-02)。

苏云金芽孢杆菌Hcy08-02(以下简称菌株Hcy08-02)是由土壤样品中分离、并以甜菜夜蛾、棉铃虫和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为试虫,经过毒力生物测定所筛选出的对多种鳞翅目害虫有高毒力的菌株。根据分离该菌株的土壤样品来源地的名称和该菌株的编号命名为Hcy08-02。

背景技术:

鳞翅目害虫是主要的农、林、果、蔬菜害虫,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危害。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是一种无污染的生物农药,为了扩大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谱和提高杀虫活性,目前国内外均致力于新菌株的分离鉴定和新的杀虫基因的开发。在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的分离鉴定、筛选方面,文献“土壤来源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形态、δ-内毒素蛋白质及其毒力特性(微生物学报,1992,32(6):387-393)”、“从土壤分离的410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鉴定(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4,第二期)、“我国南北方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布及杀虫特性”(微生物学报,1996,36(4);295-302)、及“上壤来源的五个苏云金芽孢杆菌新亚种的鉴定(微生物学报,1999,39(2):154-159)等对我国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分布特点、晶体蛋白质形态、杀虫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在高效、特异性菌株的筛选方面,文献“对斜纹夜蛾高毒力的Bt新分离株及其特性的研究(微生物学通报,1997,24(5):262-265)”、“对夜蛾幼虫高毒力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及其晶体蛋白质特征(中国生物防治,1997,13(2)82-85)”、及“苏云金芽孢杆菌对甜菜夜蛾毒性的筛选(中国病毒学,2000,Vol.15:98-101)”等分别从众多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中筛选到了杀鳞翅目夜蛾科害虫的高效特异性菌株。但天然广谱高效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离及应用仍很少报道。Hcy08-02是目前分离得到的一株天然高效广谱杀鳞翅目害虫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含有多个杀虫蛋白质编码基因,对鳞翅目的棉铃虫、小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等害虫有高效毒杀作用;发酵性能优良,是一株极具开发、应用前景的天然苏云金芽孢杆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广谱苏云金芽孢杆菌Hcy08-02(Bacillus thuringiensis Hcy08-02),该菌株有优良的发酵性,含有多个杀虫蛋白质编码基因,对鳞翅目的棉铃虫、小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等害虫具有高效的毒杀作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菌株制备杀虫剂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菌株Hcy08-02是按下列步骤分离得到:

(1)将含有菌株Hcy08-02的土壤放入无菌培养皿中;

(2)在培养皿中加入75-85℃的琼脂培养基,待其凝固后,倒置放入28-30℃恒温箱中,培养3天,挑选产生伴孢晶体的单菌落;

(3)将单菌落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在28-30℃、200转/分钟的摇瓶中发酵,至伴孢晶体脱落,即为发酵液;

(4)将发酵液分别与其重量1000倍、2000倍、4000倍和8000倍的人工饲料混合;

(5)将每种混合物放在3个养虫板中,每种混合物的3个养虫板分别放入初孵甜菜夜蛾、棉铃虫和3龄小菜蛾的试虫,置于25-28℃恒温箱中培养3天,进行靶标昆虫的生物测定;

(6)挑选杀虫效果最佳的菌株,命名为Hcy08-02。

上述(2)中琼脂培养基为(重量%):

蛋白胨1、牛肉膏0.5、琼脂2、食盐0.5、余者为水;其pH值为7.0~7.5。

上述(3)中的发酵培养基为(重量%):

淀粉4.0、豆饼粉2.4、棉子饼粉1.5、蛋白胨0.5、酵母粉0.4、玉米浆2.0、MgSO47H2O 0.04、KH2PO4 0.2、K2HPO4 0.2、CaCO4 0.1、α-淀粉酶0.01、余者为水;

其pH值为7.5-8.0。

上述(4)中的人工饲料(重量%)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387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