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纳米金属粉工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136372.2 | 申请日: | 200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396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钢强;俞武明;陈钢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钢心 |
主分类号: | B22F9/12 | 分类号: | B22F9/1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153 浙江省鄞县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纳米 金属 工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纳米金属粉末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材料是当今科技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世界上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都把新材料研究作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纳米材料由于颗粒尺度微小化,其对光、电、机械应力的反应不同于中毫米或微米结构颗粒构成的普通材料,如强度高出5倍的纳米铜、摔不破的纳米陶瓷、强度比钢铁高出100倍的纳米碳管等相继出现。粒度小于100纳米的超细金属材料,具有各种规格材料所无法达到的优良性能,在粉末冶金、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现在生产纳米金属粉末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各有各优点和局限性,化学法如电解法、羰基热分解法、水浆加压氧还原法等,一般不能较大规模地生产,有一定污染性,物理法有激光法和等离子体法,一般转移弧等离子体法是在较高真空度下操作,并且没有粒子控制装置,所以具有生产产量低、粒子成长不容易、粒度分布较大等缺点,特别在电子行业如电路、电子元件涂层中需要是几百纳米以上的金属粉末,以防止纳米颗粒团聚,这样一个尺度范围的金属纳米粒子,采用化学法和一般激光法不太容易得到。在中国专利文献库中较多地集中报道纳米金属粒子生产方法,对于大批量生产金属纳米粒子粉末的生产装置报道不多,如专利号为00233180.2的中国专利“一种纳米金属的生产装置”,其是由电爆炸筒、阀门、冷却器、真空风机、输送管道、一号分离仓、回风管、二号分离仓、三号分离仓、包装箱、支架)、控制台、真空泵、电机所构成,其特征在于:电爆炸筒是由外壳、两端盖构成一简体,在其内分设有A、B、C腔和顶腔,在B、C腔内设有内壳,中间形成冷却层,在B腔上设有输出孔、观察孔、回气孔、抽真空孔、漏斗,电爆炸筒的A腔内设有料盘、支架、阴极接线柱、导管,料盘枢设在支架上,阴极接线柱与B腔内的阴极架导接,导管固设在A腔与B腔之间的隔板上;在B腔内设有阴极架、阴极头、绝缘体、绝缘子、阳极板,B腔内的阴极架上设阴极头,阳极板与阴极头之间的距离为可调的,阳极板设在阳极导电柱上,阳极导电柱靠近阳极板的一段上套设绝缘子,另一段包封绝缘体;C腔内的阳极导电柱之间连接阻尼放电架,阻尼放电架的放电距离是可调的,C腔内靠近来电一侧的阳极导电柱上套设绝缘子;在顶腔内设有绝缘体及阳极接线柱,阳极接线柱所连通的阳极导电柱上包封绝缘体;电爆炸筒置于支架上,其输出孔与阀门相接,阀门与管式冷却器相连接,冷却器的另一端连接输送管道,输送管道另一端与一号分离仓的进气孔相连接,一号分离仓下端设有真空包装箱,其上端设有出气孔连接输送管道,输送管道另一端连接阀门再连接二号分离仓的进气孔,同此连接三号分离仓,三号分离仓上端的出气孔再连接阀门、阀门再与回风管相连接,回风管的另一端与真空风机相连,真空风机再与输送管道相连,输送管道的另一端再与电爆炸筒的回气孔相连接,形成一循环的工作路线。其缺点是生产装置比较复杂,而且生产的纳米粒子尺度分布比较宽,产量不够大等。
为此发明人在专利申请号为01246486.4的中国专利“生产纳米金属粉装置”详细地报道了新的生产纳米金属粉装置,它在内衬耐高温材料的壳体的上部安置有等离子枪,对应地下部安置有装盛金属液体的坩锅构成了蒸发器,同时壳体还开口连接有粒子控制器,粒子控制器另一出口连接有粒子收集器,粒子收集器有出料口和气相出口,气相出口通过管道和泵分别接壳体和粒子控制器的循环入口,它具有结构简单、产量大、粒度容易控制优点,在工业上已经得到了推广使用。在实践中使用表明它还存在以下几个不足:
1、等离子体开始加热点火时,升温速度过快,很难控制加温速度,容易造成陶瓷坩埚破裂,影响设备正常生产使用;
2、采用等离子体加热时,要提高金属的蒸发量往往受到等离子体加热功率大小的限制,而为了提高金属蒸发量,采用大电流工作情况下,等离子体枪的寿命就大大缩短;
3、等离子体枪由于喷嘴和电极是损耗元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消耗掉,常常需要停产进行更换,所以限制了连续生产时间和设备的利用率;
4、等离子体枪加热不够均匀,容易造成局部温度过高,使坩埚破裂,影响坩埚的使用寿命;
5、等离子体枪加热需要将金属液体作为电极和电极连接装置,使坩埚形状不够简单化,所以坩埚的成本比较贵,影响到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钢心,未经陈钢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363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