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左右变截面腔体小型化变截面大功率电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02129901.3 | 申请日: | 200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399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26 |
发明(设计)人: | 钟叔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2 | 分类号: | H01H50/02;H01H50/36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左右 截面 小型化 大功率 电磁 继电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尤其是一种载体零件框架采用左右变截面腔体设计的小型化变截面大功率电磁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作为一种机电元件,在各种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及自动控制装置中应用极为广泛。当前,电子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高密度组装技术,缩小整机体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满足整机使用要求,继电器也朝着小型化、高隔离、低功耗、抗浪涌、大功率方向发展。而现有的典型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一般采用圆形铁心铆接轭铁后在轭铁上装配动簧部分的结构,这种结构安装面积较大,输入与输出间耐压一般只有2500VAC,或者把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分为两部分,中间用隔离墙隔开,耐压有一定的提高,一般可达4000VAC左右,它们均存在结构不够紧凑,空间利用不充分,导致产品体积不够小,隔离度不高等缺点。CN1255233A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带接触弹簧的继电器,继电器具有一个基体、一个带线圈、铁芯和衔铁的电磁铁系统以及一个带有至少一个静接触弹簧和至少一个动接触弹簧的触点排列。该接触弹簧分别作成平面的板件和没有永久弯曲接近于在相同的平面内固定在该基体内。该接触弹簧通过L形的端段的搭接实现触点闭合;此外,静接触弹簧通过基体上相应的一个止挡产生预拉伸。CNZL012207489号专利公开一种超低高度的小型大功率灵敏型直流电磁继电器。主要由接触系统、磁路系统、底座和外壳组成。接触系统包括静簧片、U形动簧片,并通过底座上的导槽插入底座中,动簧片的U形压弯部位插入底座导槽固定。磁路系统装入底座上的腔体内,在底座导槽中定位,点胶固定。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高隔离低高度结构、结构更为紧凑,负载体积更高,装配调整更简单,工作更可靠的电磁继电器。
本发明设有磁路系统、接触系统、载体零件底座(以下简称底座)、联系零件推动卡(以下简称推动卡)和外壳,磁路系统由线圈、轭铁、衔铁、压簧等构成,接触系统由动簧片,触点,动、静引出片等构成。所说的底座上设隔墙将空间分隔为左右两变截面腔体,一个变截面腔体装入磁路系统,一个腔体装入接触系统。
中间的隔墙与外壳上的对应隔墙配合,将继电器内部空间分割为两个高隔离的腔体,在继电器套壳以前,装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的腔体均是敞开的,与已有的继电器相比,不仪零件的装配、调整更方便、快捷,非常有利于实现自动化连续大批量生产;而且有足够的长度空间和高度空间确保动簧片柔性和负载提高后的载流能力。
采用卧式高隔离低高度结构,可以保证线圈有足够的绕线窗口空间,有效提高灵敏度;磁路系统的定位采用在轭铁上设计了与底座定位配合的自定位凸台,使整个磁路系统与接触系统精确定位,有效地简化了装配工艺装置,提高了装配精度;底座上设计了衔铁限位结构,将衔铁在刀口上的串动限定在规定的范围内。
底座与外壳构成的装磁路系统的变截面腔体,截面大的一端,确保衔铁的转动空间,推动动簧片实现转换。与装磁路系统一端对应,大截面腔体分配给接触系统的触点系统,从而满足了触点切换空间要求。
底座装接触系统的一侧,设有插动、静触点引出片的孔,直接固定引出片,与已知的塑料热铆固定法比较,快速连接(QC)引出脚的抗插、拔强度得到有效提高,节省了热铆设备和工序的费用,同时降低了动、静触点引出片加工和装配的复杂系数,并且提高了引出片材料的利用率,在降低零件制造成本的同时为自动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在底座和外壳隔墙的对应位置上设有推动槽,与变截面衔铁推动臂对应,装入变截面推动卡,将高隔离的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联系起来。
推动卡设有装入衔铁和推动槽的凸台,装入衔铁的凸台中间设有变形让位槽,侧面设防退出卡扣,推动卡在推动动簧位置设有一面积足够大的平台,保证能满足VDE加强绝缘要求的空间和爬电距离要求。
衔铁通过压簧活动连接在变截面轭铁上,底座上的限位台将衔铁在刀口上的串动限定在规定的范围内,满足强振动、冲击条件下能稳定可靠工作。
本发明的底座和外壳上的隔墙,将继电器内部隔离为装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的两变截面腔体,衔铁的动作通过隔墙上的推动槽由推动卡将其与接触系统的动簧片联系起来,推动动簧片实现触点的切换。通过合理的空间分配,使继电器在体积更小,高度更低,结构更紧凑的同时满足了VDE安全认证高隔离要求。零部件间采用卡装定位和连接,使装配更简单,定位更精确,利于连续大批量生产。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分解图。
图2、3为底座结构图。
图4~6为外壳结构图。
图7为轭铁结构图。
图8为衔铁结构图。
图9、10为推动卡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99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