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阳极铜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24991.1 | 申请日: | 200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396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仕;李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南方特种铜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12 | 分类号: | C25D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340 广东省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 阳极 生产 方法 | ||
一种PC阳极铜球的生产方法。本产品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压延加工和镦制成球技术。本产品主要用做印刷线路板电路连通和线路板板面电镀的阳极材料,是电子信息制造业最基础材料之一。本产品生产方法目的是提供高密度,低成本,小环带的高质量PC阳极铜球。
PC阳极铜产品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铜磷合金材料,目前国内外成球技术通常都是采用水平连铸坯杆,直接冷镦成球,其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但产品球表面易出现严重桔皮(凹凸皱皮)和环带不规则现象,表面质量无法满足高质量线路板电镀之要求,在线路板电镀过程中易产生尖端放电,导致线路板板面粗糙发雾和不光亮;同时铸杆表面粘附物不易清除,易造成粘附物压入球内,导致印刷线路板电镀槽中阳极泥增多,影响线路板的电镀质量下降和生产成本的升高。此类产品只能适用单双面印刷线路板生产,而无法满足高性能多层线路板的生产要求。鉴于此,本产品制造技术设计采用上引连铸(或水平连铸)盘元坯杆,经扒皮、冷轧拉拔多道次加工后,使坯杆表面夹杂物得到彻底清除,同时经多道次冷加工塑料变形,使坯杆冷做硬化,同时促使晶粒破碎细化提高坯杆的强度,硬度和表面光洁度,尤其对提高坯杆的冷冲型能力及环带均匀性效果显著,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得到进一步验证。
其产品镦制方法是,根据金属体积不变原理,以所生产球直径尺寸与切料长比值(镦锻比≤2.5)确定坯杆直径,计算出坯料所需切料的理论长度,参照理论长度调整切料限位杆(既坯料长度),把相关模具及配套部件与所生产球尺寸和坯杆尺寸配套相符合,确保镦制过程中工模具满足配合尺寸要求。上引(或水平)连铸铜杆须经连轧——连拔冷做硬化加工,化学成份、物理性能和尺寸检验合格,坯杆头部,断面用手动工具打磨成钝角并除去毛刺,然后经数控同步矫直机矫直,通过镦球机压轮槽、导管、穿出胎模切口至切料长杆限位处,即可开动镦球机试镦,试镦出的球经尺寸检测和表面饱满度检测,公差尺寸控制在0.5-1.0mm之间,表面饱满度指皱皮点不大于表面积的3%。饱满度主要是通过坯杆长度尺寸和坯杆硬度(加工率)来实现。在试镦调试至球产品合格后,即可转入连续正常镦球生产。达到连续化拉拔、矫直、镦球的连轧连镦生产线,实现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同时经扒皮、冷轧、拉拔加工,产品内外观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尤其产品密度和饱满度提高显著,环带比铸杆生产明显减小且均匀,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
本产品的生产是加工型PC阳极铜球取代铸造型PC阳极铜球的换代产品,对提升PC阳极铜球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高性能印刷线路板生产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其优异的外观质量和高密度的内在质量,是铸造型PC阳极铜球无法相提并论。同时,在生产操作过程中,镦球成型工艺稳定,产品表面质量易控制,能够适应规模化生产的需求。预计生产成本将明显低于滚轧成球成本,而且质量大大优于铸杆镦制产品,是目前较理想的PC阳极铜成球技术。
产品适应范围:该产品生产技术也可适应其它铜合金和有色金属球产品的生产,尤其适应高铜合金和纯铜球的生产。
产品适用设备:该产品生产技术适应各种冷镦或热镦成球连续成套设备和间断单体设备,也可适应冲压成型设备。
产品规格:Φ8.0-Φ70mm
铜坯杆规格:Φ6.0-Φ60mm
铜坯杆剪切料长度:20-7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南方特种铜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南方特种铜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49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