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等倍正像透镜阵列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19955.8 | 申请日: | 199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387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根本浩之;岸本隆;浜中贤二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33/38;G03G15/04;G02B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以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正像 透镜 阵列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申请是1999年8月26日递交的名称相同的申请第98802892.1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树脂等倍正像透镜阵列及其制作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可用于二次图像的空间传递装置的树脂等倍正像透镜阵列及其制作方法,还涉及用来制作它的金属模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用于复印机、传真机、印刷机等的等倍正像透镜阵列中,日本专利特开昭55-90908号公报公开了一种以两个各排列有多个杆状透镜的块体相对配置而成的透镜阵列。在这种透镜阵列中,例如,在杆状透镜配置位置用丙烯酸树脂覆盖设有通孔的透镜支持体,然后用具有凹球面的模子压紧,形成杆状透镜状透镜的端面。
还有,日本专利特开昭64-88502号公报揭示了一种由两个平面透镜相对配置而成的透镜阵列,其平面上都排列有通过注射成形而制成的规则微小凸透镜。
还有,作为通常的微型透镜阵列制作方法,日本专利特开昭60-29703号公报的第8图揭示了如下的一种方法:准备一具有阵列状整齐排列的凹陷的金属模,在此金属模上堆积叠合物,以制作微型透镜阵列。
另外,日本专利特开平5-150102号公报揭示了一种制作微型透镜阵列的方法如下:在形成于平板表面上的掩模层上,与所要制作的透镜的位置相对应地设置想要制作的透镜数目相同的圆形细微开口,对平板表面通过由开口部施加部分化学蚀刻后,除去掩模层,进一步施加化学蚀刻,由此制成一个母模,通过这个母模得到微型透镜阵列成形用的金属模,用片状玻璃对这个金属模施加压力(即所谓的2P成形法),而制成一种在单面上紧密形成有微小凸透镜的微型透镜阵列。
普通的树脂透镜阵列的目的是把光束集光在阵列状排列的目标上。因此,透镜间距的精度必须跟标的物位置的精度相同。在以往要求这种透镜间距精度的场合,必须利用2P成形法来制作透镜阵列。
树脂等倍正像透镜阵列由于被应用于复印机、传真机、印刷机等,而被设想进一步应用于使二次图像在空间成像的二次图像空间传送装置例如无接触开关等。为得到这种二次图像空间传送装置用的树脂等倍正像透镜阵列,只要三面以上的球面透镜的光轴一致,即可达到目的。从而,对于透镜间距并未要求高精度。
于是,本案发明人等想到不依靠2P成形法而利用注射成形法来制作树脂等倍正像透镜阵列的可能性,对注射成形的利用进行了认真反复的研究。
本案发明人等所期望的树脂等倍正像透镜阵列是一种由在单面或双面上规则地排列有透镜直径0.2~2.0mm的微小球面透镜的透镜板以使至少三个球面透镜可在一个光轴上排齐(成一列)的方式,即由两片以上的该透镜板叠合而成,其起作用的距离为100mm以下。从而,构成树脂等倍正像透镜阵列的光轴方向上的各球面透镜具有同一光轴,且多个光轴互相平行。
如前所述, 日本专利特开昭64-88502号公报提出通过注射成形制作平面透镜,但并未揭示具体方法。再者,在日本专利特开平5-150102号公报提及微型透镜阵列制作用的镍金属模的制作。但此镍金属模并非是本案发明所涉及的注射成形用的金属模。另外,在制作玻璃母模的场合,若有针孔产生于铬膜,则玻璃因针孔而被蚀刻,从而形成凹坑。这种针孔所造成的凹坑是不期望的,而是用玻璃模制成的金属模含有的缺陷。
此外,在通过注射成形法制作透镜板的场合,透镜板会发生翘曲,还会发生成形收缩。在使用这种有翘曲及成形收缩的透镜板时,如何装配成不发生图像失真的树脂等倍正像透镜阵列就成为问题。
发明的公开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制作无缺陷的注射成形用金属模,并用该金属模通过注射成形法制作树脂等倍正像透镜阵列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由此种制作方法制成的树脂等倍正像透镜排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树脂等倍正像透镜阵列采用的透镜板及通过注射成形法制作该透镜板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这种注射成形用的金属模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制作这种金属模用的母模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不同目的在于提供制作该母模用的原模及其制作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99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