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支撑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2103221.1 | 申请日: | 200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69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8 |
发明(设计)人: | 守岩毅人;桑原幸重;木之内辉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9/00 | 分类号: | B62J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二轮 收纳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传递到收纳箱上的振动,而且很好地支撑作用在收纳箱上的载荷的、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支撑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的结构,例如,已知在日本特开平11-139372号公报“自动二轮车的物品收纳腔支撑结构”中所记载的结构。
上述公报的第4图以及第5图中,记载了头盔收纳箱50通过头盔收纳箱50的前侧的左右安装部53、53,和后侧的左右安装部54、54以及檐部51的凸缘51b、51b,被安装在主车架4以及后车架5上的自动二轮车。
上述技术中,由于左右安装部53、53以及后侧的左右安装部54、54,位于头盔收纳箱50的靠近箱底处,另外,檐部51的凸缘51b、51b设置在头盔收纳箱50的后部的上部,所以,作为头盔收纳箱50的前壁的侧壁50a,尤其是上部没有被支撑在主车架4和后车架5上。
另外,上述技术中,因为支撑头盔收纳箱50的后车架5的宽度较大,所以可以稳定地支撑,但如果,为了使车身宽度减小而将后车架5的宽度减小的话,可以想见,头盔收纳箱50的左右安装部53、53以及左右安装部54、54的间隔变窄,从发动机向头盔收纳箱50传递振动时,头盔收纳箱50的前侧的侧壁50a的上部将剧烈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宽度狭窄而修长的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支撑结构,其中,控制了收纳箱的振动,并稳定地支撑。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自动二轮车,所述自动二轮车的车身车架上安装了收纳箱,其特征在于,为了将收纳箱安装在车身车架上,在收纳箱的前部设置前部安装座、在收纳箱的底部设置底部安装座、在收纳箱的后部设置后部安装座,并且将前部安装座设置在收纳箱底部的上方。
例如,直接将发动机安装在车身车架上时,发动机的振动容易传递到收纳箱上,但是由于收纳箱被前部安装座支撑,所以可以容易地控制收纳箱的前后方向上的振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在前部安装座、底部安装座以及后部安装座与车身车架之间分别设置了橡胶。
通过橡胶吸收振动,可以使振动更加难以从车身车架向收纳箱传递。因此,可以控制由收纳箱发生的噪音和通过座子感受到的来自收纳箱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支撑结构的自动二轮车的侧面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的周围结构的侧面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的周围结构的平面图。
图4是图3的4-4线截面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的前部安装座的周围结构的说明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的安装要领的作用图。
图7是说明作用在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的前部安装座上的作用力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且,沿符号的方向观察视图。
图1是采用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支撑结构的自动二轮车的侧面图,自动二轮车10设置了:配置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的车身车架11、在所述车身车架11的前部下方安装的发动机12、对供给到所述发动机12的空气实施净化的空气滤清器13、在车身车架11的中间部安装的收纳箱14、在所述收纳箱14的后方配置的燃料箱15、从收纳箱14以及燃料箱15的下方架设在车身后部并覆盖在后轮16的上部的后挡泥板17。
12a、12b、12c分别是用来将发动机12安装在车身车架11上的发动机12一侧的安装部,13a是用来将空气滤清器13安装在侧部车身盖27上的空气滤清器13一侧的安装部,21是安装在车身车架11前端的头管,22是把手,23是前叉,24是前轮,25是汽化器,26是上部车身盖,27是侧部车身盖,28是座子,31是后缓冲器,32是可摆动地安装在设置于车身车架11上的枢轴33上、同时在后部安装了后轮16的后叉,34是将座子28可开可闭地安装在收纳箱14上的合页。
图2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的周围结构的侧面图,表示将收纳箱14、燃料箱15以及后挡泥板17安装在车身车架11上的状态。
车身车架11由:从头管21向斜后下方延伸的前部倾斜部35、从所述前部倾斜部35进一步向后方大致水平延伸的水平部36、从所述水平部36向后方立起的立起部37、从所述立起部37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的后部水平部38构成,从头管21到前部倾斜部35的中途由一根主管41构成,从前部倾斜部35的中途到后部水平部38由一对后管42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3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