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脏脂肪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01801715.0 | 申请日: | 200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383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发明(设计)人: | 川西胜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和制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5/053 | 分类号: | A61B5/053;A61B5/10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钱慰民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脏 脂肪 测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获得内脏脂肪信息的内脏脂肪测定装置,内脏脂肪是人体体内脂肪一部分。
背景技术
从健康维持的观点,已经注意到人体内的脂肪。尤其是,体内脂肪的增加会引起成人的疾病,因此监控体内的脂肪可以防止这些疾病和问题。有一个称为BMI的指标用于评价这种体内脂肪。由于可以从病人的身高和体重上获得BMI,所以它可以容易地用作获得体内脂肪信息的指标。
另一评价病人体内脂肪的指标是人体脂肪率。近来,市场上有各种能够获得人体脂肪率的人体脂肪计。通过使用这些人体脂肪计,可以在家里方便地获得人体脂肪率,作为体内脂肪状态的指示。
此外,人们相信在体内脂肪中内脏脂肪尤其是导致各种心脏病、糖尿病等各种并发症的因素。由于该原因,内脏脂肪被认为是健康维持观点的重要因素。
这里,上述的BMI和人体脂肪率是作为存在于整个人体中的体内脂肪的平均数据而获得的信息。因此,即使BMI或人体脂肪率给出的值没有指示任何健康问题,也未必能确定是否有跟内脏脂肪相关的健康问题。
可以通过诊断的方法获得内脏脂肪的信息,如用CT扫描、MRI等的腹部层析X射线照相法。这种方法允许直接观察腹部本身,能够获得内脏脂肪的精确信息。
然而,这种使用CT扫描或类似方法的诊断只可能用专科医院中的大型装置完成,并且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作测量和数据分析之后,才能获得结果。此外,还需要特别的专业人员来进行装置的操作和数据分析。因此,不能用例如在家之类场合获得内脏脂肪信息的便携装置实现该方法。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可在家或类似地方使用的内脏脂肪测定装置,用于获得内脏脂肪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内脏脂肪测定装置包括:
输入装置,用于输入包括腹部围长WL和臀部围长HL的个人数据,腹部围长是病人躯干的环向长度,臀部围长是病人臀部的环向长度;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存储个人数据,并根据个人数据计算病人腹部内脏脂肪的定量信息;和
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个人数据和数据处理单元执行的计算结果;
其中数据处理单元根据WHR计算与病人腹部内脏脂肪关联的定量信息,WHR是腹部围长WL和臀部围长HL的比值(WL/HL)。
人们相信病人腹部内脏脂肪的状态与WHR密切相关,WHR是病人的体形特征之一。在根据本发明的内脏脂肪测定装置中,可以根据WHR=WL/HL计算病人腹部内脏脂肪的定量信息,WHR也就是病人髋部尺寸的臀部围长和病人腰部尺寸的腹部围长WL之间的比值。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内脏脂肪测定装置能够在家中或类似地方方便地获得腹部内脏脂肪的信息,该信息与病人的健康密切关联。
根据以上的内脏脂肪测定装置,腹部内脏脂肪的定量信息可以是腹部内脏脂肪的数量。腹部内脏脂肪的数量是与病人健康密切相关的信息。因此,通过监控内脏脂肪的数量,可以预见遭受成人疾病的可能性。
以上内脏脂肪测定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人体脂肪率测量装置,用于通过接触病人端部的电极测量病人的生物电阻抗Z,并根据测量到的生物电阻抗Z和输入的个人数据,或其中的一部分计算病人的人体脂肪率FAT,和
通过人体脂肪率测量装置获得的人体脂肪率FAT可以显示在显示装置上。
用该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内脏脂肪测定装置不仅能够获得内脏脂肪信息,而且能够获得人体脂肪率FAT。
此外,可以配置根据本发明的内脏脂肪测定装置,所以它可以计算腹部脏脂肪截面面积VA的估计值,作为与内脏脂肪关联的信息。根据本发明的内脏脂肪测定装置,当通过统计处理与未指定数目的个人实例关联的腹部内脏脂肪截面面积VA的实际值和包括WHR的个人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而获得腹部内脏脂肪截面面积VA的估计值时,将确定WHR和腹部内脏脂肪截面面积VA之间的具体相关性。然后,通过将确定的相关性应用于每个病人,根据WHR和每个病人的其它数据可以获得高精度的腹部内脏脂肪截面面积VA的估计值。
能够获得这种腹部内脏脂肪截面面积VA的估计值的内脏脂肪测定装置包括:
输入装置,用于输入包括腹部围长WL和臀部围长HL的个人数据,腹部围长是病人躯干的环向长度(腰围),臀部围长是病人髋部的环向长度(臀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和制衡株式会社,未经大和制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17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