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轴压装机的过渡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77490.1 | 申请日: | 200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5137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车辆厂科协实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B60B29/00 | 分类号: | B60B29/0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元生 |
地址: | 24414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轴 装机 过渡 定位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铁路车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铁路车辆轮轴压装机的过渡定位装置。
(二)背景技术
铁路车辆的车轮和车轴的安装采用过盈配合,在专用的轮轴压装机上将车轮定位,利用压装机的液压力将车轴压入车轮的孔中。目前国内车辆轮轴的安装中普遍采用以车轮的外圆作为定位面,由于车轮的外圆公差较大,(Φ7840+10mm)致使孔的中心线位置分布在5mm宽的区域内,尽管车轴的定位面(轴中段外圆Φ1700+0.5mm)的公差较小,也无法满足孔与轴的中心线误差在±1.5mm以内的压装要求。因此,目前一直采用人工目测调整轴的高低来保证孔与轴的中心线误差在±1.5mm以内的压装要求,不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质量受人为影响很大,且易在压装时损坏轴头及轮孔的边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颖的轮轴压装机的过渡定位装置,该装置的过渡定位轴先装入车轮的孔内,再将车轴压入车轮的孔,使过渡定位轴后移,从而完成车轴的压装工作,保证压装质量。
按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轮轴压装机的过渡定位装置,它由床身、压头、车轴V型定位器组成,在床身的压头相对位置,设置了一个定位座,定位座内设置了由定力控制的定力复位器,过渡定位轴的T形头留在定力复位器腔内左右移动,过渡定位轴的轴头留在定位座外,工作时上面套有待装车轴的车轮。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在图1中,轮轴压装机床身(1)为一U形体,在一端装有压头(2),这是一个可伸缩的活塞杆,在床身(1)的另一端,相对于压头(2)位置设置了定位座(7),在定位座内设置了定力复位器(8)和过渡定位轴(5),过渡定位轴(5)的T形头可在定力复位器(8)内左右滑动,定力复位器(8)靠弹簧,或油缸、风缸来控制过渡定位轴的移动,其复位后,过渡定位轴(5)的轴头留在定位座(7)外,在操作时,首先要将车轮(6)的孔套在过渡定位轴(5)的轴头上。在床身(1)的工作台上,装有两个支撑型的车轴V型定位器(4),以便在操作时放入待装入车轮孔内的车轴(3)。从理论上讲,压头(2)的中心线、待装车轴(3)的中心线、车轮(6)孔的中心线、过渡定位轴(5)的中心线应该在一条线上。
在操作中,利用车轮的孔作为车轮的定位面,首先将车轮的孔套入过渡定位轴的轴头上,利用车轮孔的精度来保证孔的中心线位置误差,当车轴压入车轮的孔时,本装置的过渡定位轴后移,将车轮原作为定位用的孔成为工作面,由于孔的中心线位置误差分布在±1mm范围内,轴的中心线位置误差分布在±0.25mm范围内,因此,可以满足车轴中心线和车轮孔中心线误差在±1.5mm范围内的压装要求。至于车轴的定位,主要依靠在压装机工作台上安装的两个车轴V型定位器,通过调整来保证车轴中心线的位置误差。
本实用新型简化了轮轴的压装程序,提高了轮轴压装的精度,从而保证了压装的质量。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轮孔已套入过渡定位轴中,车轴已定位对中,处于工作状态。
(五)具体实施方式
在轮轴压装机工作时,首先将车轮的孔套入过渡定位轴上,由于在设计时将过渡定位轴的尺寸定在小于孔的最小尺寸0.2mm,所以能很顺畅的将车轮孔套入过渡定位轴上。车轮孔的内径为Φ194-0.8-0.6mm,车轴的外径为Φ194±0.5mm。将车轴在车轴V形定位器上放置定位好后,启动压头,即可将车轴顶入车轮孔中,并将过渡定位轴顶入定力复位器内。设车轮的厚度为L(即轮孔的长度),如果车轴的外径Φ≥L时,定力复位器内使用弹簧装置来进行复位;如果车轴的外径Φ<L时,定力复位器内使用油缸或风缸来使过渡定位轴复位,两者可以变换。至此,整个压装过程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车辆厂科协实验中心,未经铜陵车辆厂科协实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74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