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宇对讲门电控锁无效
申请号: | 01268439.2 | 申请日: | 200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5079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8 |
发明(设计)人: | 胡柏;胡世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世同 |
主分类号: | E05B47/06 | 分类号: | E05B47/06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晋弘,陆淑贤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宇 对讲 门电控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宇对讲门电控锁,属于一种锁具,用于楼宇单元防盗门的锁闭。
现有技术中的楼宇对讲门电控锁,由锁壳、封舌、撞舌、弹簧以及联动机构等组成。门锁着时,封舌位于门框上的锁舌盒内,而撞舌被锁舌盒挤压收缩在锁壳内,当外来人与楼内被访者通话接通电信号后,封舌被拉入锁壳内,防盗门打开后,由于弹簧的作用撞舌又伸出锁壳外,当再次关闭防盗门时,封舌斜面经轻微碰撞后又伸入锁舌盒内,而撞舌在制造时其斜面很大、里面弹簧弹力很大,当其被锁舌盒面碰撞回到锁壳内时,需很大的撞击才行,撞舌被碰撞发出很大的声响,尤其是在夜深人静时,关门撞击的声响更是尖锐刺耳,与宁静的深夜及不协调。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广泛检索,尚未发现有与此问题相关的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碰撞、无噪声的楼宇对讲门电控锁。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楼宇对讲门电控锁,是对现有的楼宇对讲门锁的改进,由锁壳(5)、封舌(1)、封舌联动杆(3)、复位弹簧(4)、活动支架(2)、撞舌(25)、撞舌联动杆(16)、撞舌联动杆固定支架(11)、锁定块(19)、压缩弹簧(24)、复位弹簧(18)、电磁铁(7)、支撑片(6)、支撑杆(8)、支撑杆(8)上的卡口(10)及活动支架上的卡片(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撞舌联动杆(16)的顶端连接一个拉板(15),拉板(15)上连接着拉杆(14),拉杆(14)的另一端设有与门框(27)铰接的孔;在锁壳(5)上设有一单向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可以和锁定块19、或撞舌联动杆(16)顶端的连接件、或撞舌(25)上的连接件配合,即产生逆复位弹簧(18)作用力的单向锁定配合,活动支架(2)的一部分则与该锁定机构产生解除锁定配合。
所述的装在锁壳(5)上的锁定机构由三角形锁定片(21)、限位板(17)和活动杆(20)组成,三角形锁定片(21)安装在活动杆(20)上,活动杆(20)一端铰接在锁壳(5)的底面上,一侧通过弹簧(22)与锁壳(5)侧板相接,限位板(17)固定在锁壳(5)底面上,其一端与撞舌联动杆(16)的固定支架(11)相接,在限位板(17)的下方开有一纵向通槽,三角形锁定片(21)在弹簧(22)的作用下,从该纵向通槽中伸入将撞舌联动杆(16)上的锁定块(19)锁住。
所述的拉板(15)与拉杆(14)间的连接采用弹簧缓冲连接,即拉杆(14)一端联有螺母及弹簧、拉板(15)一端有孔套在拉杆(14)上滑动配合,同时也与弹簧产生配合。拉杆(14)与一滚轮(14C)铰接,滚轮则与一导向件(14D)滚动配合,滚轮上还铰接一曲柄(14E),曲柄另一端设有铰接孔可与门框(27)铰接。
由上述结构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本质特点是撞舌联动杆上的拉杆与门框铰接,利用开门过程中的位置差强行将撞舌拉回锁壳内,同时单向锁定机构将撞舌联动杆锁定不会伸出,所以关门时撞舌不碰撞就不会产生强烈的碰撞声。
为了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下例附图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楼宇对讲门电控锁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楼宇对讲门电控锁与门框安装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3是其他形式的锁定机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世同,未经胡世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8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片簧式触头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或接触器
- 下一篇:摩托车稳压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