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永磁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48864.X | 申请日: | 2001-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900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四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四骏 |
主分类号: | B60K8/00 | 分类号: | B60K8/00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松花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永磁 驱动 装置 | ||
1、电子永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镶有永久磁铁块的被驱动轮(1)、镶有电磁铁和磁传感器的支架(2)、改变电磁铁极性的开关电路(3)组成,偶数个永久磁铁块(4)等间隔地固定在被驱动轮(1)的四周边上,至少一个电磁铁(5)固定在与被驱动轮(1)上的永久磁铁块(4)相对应的支架(2)上,磁传感器(6)固定在与永久磁铁(4)和电磁铁(5)都相近的支架(2)上,磁传感器(6)和电磁铁(5)与改变电磁极性的开关电路(3)进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永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永久磁铁块(4)在轮(1)同一侧是异极性相邻结构排列,每相邻两永久磁铁块(4)之间的间距要大于等于单个永久磁铁块(4)的宽度或它的直径,电磁铁(5)采用U形结构,U形内口的间距大于等于永久磁铁块(4)的直径或宽度,U形两臂端面的面积要大于等于永久磁铁块(4)的面积,至少一个电磁铁(5)固定在支架(2)上,并将永久磁铁块(4)夹在其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永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结构对称的电磁铁(5)对称地固定在被驱动轮(1)前后的支架(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永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磁铁(5)采用形状,至少一个形电磁铁(5)固定在支架(2)上,将被驱动轮(1)上镶有永久磁铁块(4)的边缘夹在形电磁铁(5)的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永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改变电磁铁极性的开关电路(3)由双稳态触发器(7)、变相电路(8)组成,双稳态触发器(7)由五个电阻R1-R5、电容C1、C2、C3、三极管T1、T2、二极管D1、D2、干簧管电磁传感器A1组成,干簧管电磁传感器A1的一端接地,A1的另一端接C3的一端,C3的另一端接D1、D2的正极,D1、D2的负极分别接T1、T2的基极,T1、T2的发射极都接R3的一端,R3的另一端接地,T1的基极和T2的集电极之间接有C2与R4的并联电路,T2的基极和T1的集电极之间接有C1与R2的并联电路,T1、T2的集电极分别经R1、R5接+EC,变相电路(8)由电阻R6、R7、六个三极管T3-T8、电磁铁(5)的线圈B1组成,线圈B1连接在T3和T4的集电极之间,T3、T4的发射极接地,T3的基极接T5的集电极,T5的基极经R5接双稳态触发器T1的集电极,T5的发射极接T6的基极,T6的集电极接T4的集电极,T4的基极接T7的集电极,T7的基极经R7接双稳态触发器T2的集电极,T7的发射极接T3的基极,T8的集电极接T3的集电极,T6、T8的发射极都接+E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永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改变电磁铁极性的开关电路(3)由双稳态触发器(9)、触发电路(10)、驱动电路(11)组成,双稳态触发器(9)由五个电阻R8-R12、电容C4、C5、三极管T9、T10、二极管D3、D4组成,D3、D4的负极接R12的一端,R12的另一端接地,D3、D4的正极分别接T9、T10的基极,T9、T10的发射极都接地,T9的集电极与T10的基极之间接有C4和R9的并联电路,T9的基极与T10的集电极之间接有C5和R11的并联电路,T9、T10的集电极分别经R8、R10接+EC,触发电路(11)由电阻R13、电容C6、三极管T11、磁敏元件A2的磁传感器(5)组成,C6的一端接D3、D4的负极,C6的另一端接T11的集电极,T11的发射极接地,T11的基极经R13接+EC,磁敏元件A2的2端接地,A2的1端接+EC,A2的3端接T11的基极,驱动电路(11)由三极管T12、T13、电源+EC、-EC、电磁铁(5)的线圈B2组成,T12、T13的基极接双稳态触发器T10的集电极,T12的发射极接-EC的负极,T13的发射极接+EC的正极,+EC的负极和-EC的正极接地,B2的一端接地,B2的另一端接T12和T13的集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四骏,未经周四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88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