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负压管道增压给水设备机组无效
申请号: | 01241842.0 | 申请日: | 200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4943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洪亮 |
主分类号: | E03B11/16 | 分类号: | E03B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负压 管道 增压 给水 设备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负压管道增压给水设备机组。
生产生活中,常因自来水管道压力不足造成用水困难。为解决此类问题,需在自来水管道上安装给水设备,普通给水设备因水泵有吸程影响其他自来水管道用户。1999年3月31日公告的CN 2312254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无吸程管道给水设备机组”,此设备虽然解决了压力不足的问题,但因其采用储液灌等装置造成了成本较高、体积较大、结构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无负压管道增压给水设备机组,直接串接在任何压力不足的自来水管网上,解决压力不足造成的供水困难,不影响任何其他用户用水,能充分利用管网上的压力直接供水。
为解决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无负压管道增压给水设备机组由自来水进水管道、用户管道、增压装置、控制柜、点接点压力表、远传压力表、出水止回阀、直供管道、直供止回阀构成。潜水电泵和潜水电泵导流器所构成的增压装置其进水接管与自来水进水管道连接;增压水泵方式的增压装置其水泵进水口与自来水进水管道连接。在自来水进水管道上装有点接点压力表。
潜水电泵导流器为密闭液体通道,设有进水接管、出水接管和排气阀,进水接管的出水口设在潜水电泵导流器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无负压管道增压给水设备机组,增压装置直接与自来水进水管道和用户管道串接成供水通路,机组无需配用储液罐等装置,使设备体积更小、成本更低、结构简便。特别是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潜水电泵悬吊在密封的潜水电泵导流器中,设备机组无滴漏和噪音。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所示无负压管道增压给水设备机组,由自来水进水管道16、用户管道7、潜水电泵导流器1、潜水电泵2、控制柜9、点接点压力表14、远传压力表8、出水止回阀10、直供管道5、直供止回阀6构成。潜水电泵导流器1为密闭耐压水流通道,设有进水接管17、密封法兰盖13、出水接管11、排气阀15、排气止回阀12。潜水电泵2与出水接管11连接,悬吊于潜水电泵导流器1内,潜水电泵电缆4穿过密封法兰盖13并与其密封后与控制柜9连接。进水接管17将自来水引入潜水电泵导流器1的底部,水流向上冲刷潜水电泵2下部的电机后进入潜水电泵进水口3,经潜水电泵2增压送往出水接管11、出水止回阀10和用户管道7。潜水电泵导流器1内积存的空气由排气阀15排出且由排气止回阀12阻止外部空气进入潜水电泵导流器1内。点接点压力表14安装在自来水进水管道16上,分有上限指针、下限指针和压力指针,将上限指针定在自来水原有压力值范围以内,将下限指针定在“0”压力值上,上限指针、下限指针及压力指针分别由信号线与控制柜9连接。用户管道7上装有远传压力表8,远传压力表8由信号线与控制柜9连接。自来水进水管道16与进水接管17连接,直供管道5从潜水电泵导流器1引出,也可以从自来水进水管道16接出,出水接管11经出水止回阀10、直供管道5经直供止回阀6分别与用户管道7连接,形成密闭的供水通路。通常情况下,自来水原有压力使点接点压力表14上的压力指针线路与上限指针线路连接,信号传至控制柜9,使潜水电泵2保持通电状态。此时,当自来水原有压力达到用户供水所需压力时,远传压力表8将信号传至控制柜9,使潜水电泵2不工作,自来水靠自身压力经直供管道5和直供止回阀6进入用户管道7,满足用户供水要求;当自来水原有压力低于远传压力表8所设定的用户供水压力值时,远传压力表8将信号传至控制柜9,使潜水电泵2运转增压供水,确保用户管道7内用户正常供水所需的压力值。在非正常情况下,如果用户用水量大于自来水管道进水量时,自来水进水管道16内的压力下降,使点接点压力表14的压力指针线路与“0”值上的下限指针线路连接,信号传至控制柜9,使潜水电泵2呈断电状态,停止运转,不会使管道产生负压影响其他用户用水。直到情况正常后,潜水电泵2呈通电状态,恢复工作。
图2给出了另一种无负压管道增压给水设备机组的示意图,与前者构造基本相同,但其增压装置为增压水泵19,自来水进水管道16与水泵进水口18连接、出水止回阀10与水泵出水口20连接、直供管道5与自来水进水管道1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洪亮,未经李洪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18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