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路测试定位器无效
| 申请号: | 01237124.6 | 申请日: | 2001-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5231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武;宫建平;张远栋;刘启远;刘洁;徐腾;王海霞;姜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武;宫建平 |
| 主分类号: | H04M3/22 | 分类号: | H04M3/22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邢雪红 |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 测试 定位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测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话用户线路测试定位装置。
目前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在电话用户线路的维护测试中均采用集中受理及自动测试管理系统,在国内叫做112系统。该系统一般由测试接口机、测试头、集中业务平台组成,采用Client/Server结构,组成一个与交换机和接入网相连的网络系统,基本上都可以完成1、用户电路测试:包括拨号音测试、馈电电压测试、回路电流测试;2、用户线路测试:包括环路测试、交流电压测试、直流电压测试、环路电阻测试、绝缘电阻测试、线路电容测试、线路阻抗测试、环路噪声测试;3、用户终端测试:包括对被测用户振铃、测试用户话机的音频、脉冲特性等。
由于现有的线路测试系统没有设计相应的故障定位器,所以在上述测试项目中,均没有对电话用户线路故障的准确定位测试,更没有实现电信网络的第三级过流过压保护的功能。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就只能实现对用户线路有、无故障的判断,不能检测用户线路的故障点,需要一线维护人员根据经验沿用户线路逐段去判断故障点的位置,最短也需要几个小时,长则一到两天,使用户和电信运营企业都有不少损失。而且由于用户侧的保护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保护效果非常差,致使很多用户设备在有雷电的天气下遭受破坏。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地定位用户线路故障点并实现电信网络第三级过压过流保护的线路测试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串接于用户设备的输入前端,其特点是:包括保护电路U1、电源电路U2、窗口检测电路U3、延时抗干扰电路U4、光电开关电路U5;保护电路U1的输入端A、B连接用户引入线,输出端A1、B1分别对应连接电源电路U2的输入端A1’、B1’及光电开关电路U5的A1”、B1”端,保护电路U1的G端连接保安地;电源电路U2的输出端C连接窗口检测电路U3的输入端C’,电源电路U2的输出端A2、B2对应连接光电开关电路U5的A2’、B2’端,电源电路U2的输出端V+连接窗口检测电路U3和延时抗干扰电路U4的V+端;窗口检测电路U3的F端与电源电路U2的F’端连接,D端与延时抗干扰电路U4的D’端连接;延时抗干扰电路U4的输出端E与光电开关电路U5的输入端E’连接;光电开关电路U5的输出端a1、B1”接到用户端。
保护电路U1包括自复保险丝FUSE和瞬态电压抑制器或浪涌电压吸收器DSSA;自复保险丝FUSE1串接在保护电路U1的A端和A1端之间,自复保险丝FUSE2串接在保护电路U1的B端和B1端之间,三个瞬态电压抑制器或浪涌电压吸收器DSSA1、DSSA2、DSSA3成星形连接,DSSA1的余端连接A端,DSSA2的余端连接B端,DSSA3的余端连接保安地G。
电源电路U2包括整流桥D1~D4、三极管T1、T2、二极管D5、D6、稳压管W1、电容C1、C2、电阻R1、R2、R3、R4、电感线圈L;电源电路U2的A1’、B1’端连接整流桥D1~D4的输入端,电源电路U2的A2端和C端以及电阻R1、R2、R3的一端与整流桥D1~D4的正输出端相连接,B2端与整流桥D1~D4的负输出端相连接,并同时接逻辑地,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负端、稳压管W1的负端、电容C1的正端、电容C2的一端、电感线圈L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稳压管W1的正端、电容C1的负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逻辑地,电感线圈L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路U2的输出端V+,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三极管T2的发射极接逻辑地,基极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5的正极接电源电路U2的F’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武;宫建平,未经王志武;宫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71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