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接头之组装连接构造无效
申请号: | 01235660.3 | 申请日: | 200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858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骅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502;H01R13/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孟斌 |
地址: | 5239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接头 组装 连接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接头之组装连接构造,系可应用于1394形式6接脚PIN之类的接头,提供一种结合稳定度更佳的组装连接方式。
IEEE1394是一种电脑与电脑周边的连接介面,由于传输速率极快,可以连接讯号传输密度较高的电脑周边;例如扫描器、数码摄录放影机、数码相机等等,就是讯号传输量较大的周边产品,必须透过高传输速度的介面才能确保执行效率。
于图1中即提示了一种为IEEE1394连接介面的连接器接头,该接头10系由一可供连接缆线20之接脚结合112固定的端子座11与一包覆连接于端子座后段之壳体12所组成;如图2所示,壳体系由上、下壳121,122所组成,两者在套合可具有一可供端子座容置的空间,并于侧翼123上设有可以彼此扣接之卡掣块114与扣孔125;藉此,上、下壳可利用卡掣块与扣孔相互卡合固接,并供端子座安置在其内;此外,为了让端子座与壳体固定结合,同样地,在端子座上下两侧对应壳体的位置上亦匹配设有卡掣块114与扣孔125;换言之,上、下壳与端子座皆由卡合的方式达到固定连结的目的。
但是,壳体与端子座在结合后并不稳固,因为端子座与壳体基本上只倚靠上下两侧相互扣合,加上卡掣块与扣孔彼此具有配合尺寸上的公差,因此,两者在扣合后还是会产生松动的现象,无法得到稳固的结合关系。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针对两段组接式接头,提供一种结合稳定度更佳的组装连接方式。
以IEEE1394接头为例,主要在于端子座与上、下壳任一者的侧边接合面上更匹配设有可以相互卡合之卡块与嵌槽,让端子座与壳体可以透过卡块与嵌槽的卡掣关系,让两者获得稳固的结合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连接器接头之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连接器接头之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壳与端子座之侧视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壳与端子座之侧视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壳与端子座之俯视组合示意图。
图号说明:
接头10 端子座11 本体111 接脚112
嵌槽113 卡掣块114 壳体12 上壳121
下壳122 侧翼123 卡块124 扣孔125
缆线20
请参阅图3、图4,图中系揭示了一种组接式的连接器接头构造,该接头10系由一端子座11以及一壳体12所组成;其中端子座11包括有一本体111,以及结合连接于缆线20之复数接脚112;而壳体12则是由上、下壳121、122组接而成,可用以将端子座11与缆线20予以包覆,让接脚112与缆线20固定连接;为了提供更佳的固定结合关系,在端子座11与上、下壳121、122任一者侧翼123之接合面上系匹配设有可以相互卡合之卡块124与嵌槽113,其中嵌槽113的槽道方向系设定为配合上、下壳121、122的卡合套组方向,如图中所示之状态,上、下壳121、122系从上下两侧套组成一体,而嵌槽113即设定为纵向。
壳体12与端子座11透过前述卡块124与嵌槽113的匹配设计,使得壳体12与端子座11相互套组之后(如图5、图6所示),两者即可藉由卡块124与嵌槽113所构成的卡合关系,获得稳固的结合关系,俾使其遭受拉扯、挤插、摇晃、扭动等作用力时,亦不会发生松动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骅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骅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56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