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用汽车大灯自动变光器无效
申请号: | 01228143.3 | 申请日: | 200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5005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发明(设计)人: | 贾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晓东 |
主分类号: | B60Q1/08 | 分类号: | B60Q1/08;B60Q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用 汽车 大灯 自动 变光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大灯自动变光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环境光检测的实用的大灯变光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机动车夜间在没有路灯或照明不良的道路上行驶,须距对面来车150米以外互闭远光灯,改用近光灯。过去车辆会车时变光都是采用手动开关操作,随着社会的发展,道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会车变光也变得愈来愈频繁,驾驶员夜间行车操作强度倍增,对安全行车不利,有的驾驶员甚至会车时不变光,更是易发生交通事故。为减轻驾驶员负担,人们也发明了不少汽车自动变光器,虽然能达到自动变光的目的,但都因不太实用以至无法大量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用的汽车自动变光器,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没有路灯或照明不良的道路上会车时能自动关闭远光灯而改用近光灯照明;二是在进入照明良好的城镇街区时自动变为近光;三是在白天行车而需要使用大灯(异常情况或示警)时不影响大灯远光灯的使用,并在连续使用远光灯时发出断续的提示音;四是不增加任何附加的操作开关,不改变常规的操作规范和习惯,使驾驶员能够适应并接受。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两路光电检测电路。一路为正面光检测,用于检测前方来车的灯光,通过比较电路判断出前方有无车辆及是否变光;另一路为环境光检测,用于检测环境光线的强弱,通过比较电路判断出车辆是行驶在白天还是没有路灯或照明不良的道路或是照明良好的城镇街区。主逻辑判断电路根据正面光和环境光的强弱变化,结合时间变化判断车辆的实际情况,确定输出是“远光”、“近光”、“提示闪光”或是“提示音”。变光器的主逻辑判断采用了正面光变化、环境光变化和时序变化的三维变量判断法,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变光器还具有大灯开关位置检测,当大灯开关在远光位置时装置才起作用。变光器不增设其它辅助开关。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变光器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并且变光器的投入不增加驾驶员的操作动作,不改变驾驶员的操作习惯,而在夜间车辆交会时,变光器会自动变光,免去驾驶员手动变光的麻烦,减轻驾驶员的工作量,对行车安全有利。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正面光检测头和环境光检测头安装在变光器上的不同受光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正面光检测头及环境光检测头与变光器分离,并安装在车辆的不同位置上的示意图。
图中1.正面光检测电路,2.环境光检测电路,3.比较器A,4.比较器B,5.主逻辑判断电路,6.逻辑运算器,7.计时器,8.驱动电路,9.远光灯,10.近光灯,11.喇叭,12.大灯开关检测电路,13.大灯接口,14.变光器,15.正面光检测头,16.环境光检测头。
如图1所示,一方面,由正面光检测电路(1)检测到的信号送至比较器A(3)进行电压比较,区分出正面光是“亮”(如有交会车辆的情况)、“半亮”(如交会车已变为近光灯照明的情况,这里所指的“半亮”是光线介于亮和暗之间的一个值,而非中间值,下同)和“暗”(如交会已结束的情况)的状态,并将比较结果送至主逻辑判断电路(5);另一方面,由环境光检测电路(2)检测到的信号送至比较器B(4)进行电压比较,区分出环境光是“亮”(白天行车)、“半亮”(如照明良好的城镇街区)、“暗”(夜间行车),并将比较结果送至主逻辑判断电路(5)。由比较器A(3)和比较器B(4)送来的正面光和环境光状态进入主逻辑判断电路(5)后,结合计时器(7)时间变化,判断出车辆的运行环境和状态,然后再由逻辑运算(6)得出“远光”、“近光”、“提示闪光”、“提示音”并由驱动电路(8)输出执行。计时器(7)的作用是计算比较器A(3)和比较器B(4)的输出状态变化和持续时间,以提供给主逻辑电路判断用。变光器设有大灯开关位置检测电路(12),只有当大灯开关在远光位置时,变光器才起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晓东,未经贾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81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