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载荷抽油泵无效
申请号: | 01227205.1 | 申请日: | 200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4878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24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马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东 |
主分类号: | F04B47/02 | 分类号: | F04B47/02;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杰 |
地址: | 300280 天津大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荷 抽油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中的一种分载荷抽油泵。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随着石油采出量的增加,如果补充能量不够,地层压力就不断下降,井筒中的液面也就不断加深,因此,抽油泵的泵挂深度也不断加深,随着泵挂深度的增加,抽油杆的加长,使抽油机的悬点负荷加大,这就要求配备更大的抽油机。但是抽油机的增大受到限制,抽油杆的载荷也受到限制,因此,对于低液面井抽油时大多采取“小泵深抽”,但由于冲程损失大,漏失量大,一般泵效很低,即能耗大,产量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解决高采油指数,低液面井的采油问题,实现“大泵深抽”的分载荷抽油泵。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泵底阀1、大泵泵筒2、泵下游动阀3、大泵柱塞4、进排油孔5、密封短节6、长柱塞7、上游动阀9组成,大泵泵筒2内分别有泵底阀1、大泵柱塞4,大泵柱塞4内置有泵下游动阀3,大泵泵筒2与油管8之间有密封短节6,密封短节6内有长柱塞7,长柱塞7的端部与抽油杆10连接处有上游动阀9。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大泵泵筒2上端部开有进排油孔5。
密封短节6与长柱塞7之间可以用间隙密封,也可以用填料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上冲程时排出油量和抽油杆所受的力相当于长柱塞7面积的普通抽油泵;下冲程时,利用部分抽油杆自重,将相当于长柱塞7和大泵泵筒2之间的体积的通过进排油孔5排出,上、下冲程即一个冲次排出的油等于与大泵泵筒2等直径的普通抽油泵排油量,因此,本装置可以实现“大泵深抽”,提高深井抽油产量,同时耗能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由泵底阀1、大泵泵筒2、泵下游动阀3、大泵柱塞4、进排油孔5、密封短节6、长柱塞7、上游动阀9组成,抽油泵上冲程时,泵下游动阀3和上游动阀9关闭,泵底阀1打开进油,长柱塞7和大泵筒2之间的油通过进排油孔5排回井筒中。长柱塞7通过密封短节6上行一个冲程,抽油泵在上冲程时排油相当与直径等于长柱塞7的普通抽油泵排量,由此可见,上冲程杆所受的力与长柱塞7直径相等的普通抽油泵相同。抽油泵下冲程时,泵底阀1关闭,泵下游动阀3、上游动阀9打开,大泵柱塞4下面的油通过进排油孔5进入长柱塞7和大泵泵筒2之间形成的空间。下冲程的动力可以利用抽油杆自重的一部分,因此可以减少抽油机下冲程的悬点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东,未经马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7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式电压保护装置
- 下一篇:具有数个模具组的射出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