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镍系坡莫合金、其制造方法及铸坯有效
申请号: | 01140987.8 | 申请日: | 200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46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1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辰哉;大森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冶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8 | 分类号: | C22C38/08;C22C19/0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镍系坡莫 合金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磁头和磁屏蔽材料、变压器铁心等的且磁特性出色的铁镍系坡莫合金、其制造方法及铸坯。
现有技术
铁镍系高导磁性合金即坡莫合金通常是以JIS C2531所规定的PB材料(40%-50%重量百分比的Ni)、PC材料(70%-85%重量百分比的Ni-Mo-Cu)、PD材料(35%-40%重量百分比的Ni-Fe)等为代表的材料。在这些合金中,PB主要被用于有效利用饱和磁束密度大的特征的用途,如大多被用于时钟定子、电磁透镜的极件等,而PC被用作有效利用出色的导磁率的且在高频区的高灵敏度变压器和磁屏蔽材料。此外,在这些合金中,通过添加Nb、Cr等添加元素而赋予了耐磨损性与耐蚀性,从而试图能对应于磁头与屏蔽壳等的用途(例如,特开昭60-2651号公报)。
此外,作为改善这些合金特性的方案,在特开昭62-142749号公报等中提出了在调整硫、氧等杂质元素来提高导磁率的同时提高冲压性的发明例子。最近,为了实现低成本,考虑从PC材料到PB材料或从PB材料到PD材料的材料过渡,并且也采用了通过厂家的设计来弥补材料特性不足的方法。
因此,开发出了具有相当于PC材料特性的PB材料或具有相当于PB材料特性的PD材料这样的材料,这提高了制造厂家的设计自由度并进而制造厂家也有效地向市场提供高性能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满足上述要求的铁镍系坡莫合金。就是说,本发明要改善PB材料及PD材料的磁特性并将它们升级为具有相当于PC材料、PB材料的磁特性的产品,开发出与PC材料有关的磁特性进一步改善且能够对应于灵敏度和频率更高的用途的材料。
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的研究中,本发明人发现优选如以下要点所述构成的铁镍系坡莫合金,从而制定出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是这样的铁镍系坡莫合金,它含有:Ni30wt%-85wt%,C0.015wt%以下,Si1.0wt%以下,Mn1.0wt%以下,P0.01wt%以下,S0.005wt%以下,O0.006wt%以下及Al0.02wt%以下,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下述的镍偏析量CNiS为0.15wt%以下,优选为0.10wt%。
CNiS=镍成分分析值(wt%)×CiNiS(c.p.s)/CiNiave.(c.p.s)
CiNiS是X射线强度的标准偏差(c.p.s),CiNiave.是所有X射线强度的平均强度(c.p.s)。
此外,本发明是这样的铁镍系坡莫合金,它含有:Ni30wt%-85wt%,C0.015wt%以下,Si1.0wt%以下,Mn1.0wt%以下,P0.01wt%以下,S0.005wt%以下,O0.006wt%以下及Al0.02wt%以下,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合金由下述镍偏析量CNiS为0.15wt%以下的热轧材构成,
CNiS=镍成分分析值(wt%)×CiNiS(c.p.s)/CiNiave.(c.p.s)
CiNiS是X射线强度的标准偏差(c.p.s),CiNiave.是所有X射线强度的平均强度(c.p.s)。
此外,本发明的合金最好在上述合金成分的基础上还按照各自添加量在15wt%以下且总添加量在20wt%以下添加选自Mo、Cu、Co、Nb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此外,在本发明的合金中,圆当量直径为0.1微米以上的非金属夹杂量在20个/平方毫米以下且最好控制在10个/平方毫米以下。
本发明的合金最好具有以下结构。
(1)在含镍量为35-40wt%的合金的情况下,它显示出了最大导磁率μm=50000以上、初导磁率μi=10000以上、矫顽力Hc=0.05[Oe]以下的磁特性。
(2)含镍量为40wt%-50wt%的合金,它显示出了最大导磁率μm=100000以上、初导磁率μi=30000以上、矫顽力Hc=0.02[Oe]以下的磁特性。
(3)含镍量为70wt%-85wt%的合金,它显示出了最大导磁率μm=400000以上、初导磁率μi=200000以上、矫顽力Hc=0.006[Oe]以下的磁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冶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冶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409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