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透镜制造装置及复合透镜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30512.6 | 申请日: | 2001-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354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9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贤二;白井义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株式会社腾龙 |
主分类号: | B29D11/00 | 分类号: | B29D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透镜 制造 装置 方法 | ||
1.复合透镜制造装置,在玻璃制基底透镜的面上形成紫外线硬化树脂层,制成作为一体透镜的复合透镜,其特征在于,备有定位组件、壳体、第1调节机构、金属模具、第2调节机构、紫外线照射器;
上述定位组件具有将基底透镜定位并保持住的夹紧箍卡部;
上述壳体通过直线导引件保持上述定位组件;
上述第1调节机构,通过调节上述直线导引件的相对于壳体的位置,调节上述定位组件的、相对于壳体的位置;
上述金属模具通过行程轴承由上述壳体保持着,在由上述定位组件的夹紧箍卡部保持着的基底透镜的面上成型紫外线硬化树脂层;
上述第2调节机构,通过调节上述行程轴承的、相对于壳体的位置,调节上述金属模具的相对于壳体的位置;
上述紫外线照射器使由上述金属模具成型在基底透镜上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硬化;
上述第1及第2调节机构是进行定位组件与金属模具的对中心的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透镜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直线导引件与壳体之间设有中间部件;第1调节机构通过进行该壳体与该中间部件之间的位置调节,进行定位组件相对于壳体的位置调节。
3.复合透镜制造方法,在玻璃制基底透镜的面上形成紫外线硬化树脂层,制成作为整体透镜的复合透镜,其特征在于有以下步骤:
使定位组件的夹紧箍卡部定位并保持住基底透镜;
使壳体通过直线导引件保持住上述定位组件;
通过调节上述直线导引件的相对于壳体的位置来调节上述定位组件的相对于该壳体的位置;
把在被上述夹紧箍卡部保持着的基底透镜的面上成型紫外线硬化树脂层的金属模具通过行程轴承保持在上述壳体上;
调节上述行程轴承的相对于壳体的位置,进行上述定位组件与金属模具的对中心;
用紫外线照射器使由上述金属模具成型在基底透镜上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硬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透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直线导引件与壳体之间设有中间部件;通过进行该壳体与该中间部件之间的位置调节来进行定位组件相对于壳体的位置调节。
5.复合透镜制造装置,在玻璃制基底透镜的面上形成紫外线硬化树脂层,制成作为整体透镜的复合透镜,其特征在于,备有保持机构、金属模具、紫外线照射器和氮气导入机构;
上述保持机构用于保持基底透镜;
上述金属模具在被上述保持机构保持着的基底透镜上成型紫外线硬化树脂层;
上述紫外线照射器使由上述金属模具成型在基底透镜上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硬化;
上述氮气导入机构,在上述紫外线照射器使紫外线硬化树脂硬化时,把氮气导入到该紫外线硬化树脂层的周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透镜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氮气导入机构具有遮蔽部,该遮蔽部防止导入的氮气使未硬化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变形。
7.复合透镜制造方法,在玻璃制基底透镜的面上形成紫外线硬化树脂层,制成作为整体透镜的复合透镜,其特征在于有以下步骤:
用保持机构保持住基底透镜;
用金属模具在被上述保持机构保持着的基底透镜的面上成型紫外线硬化树脂层;
把氮气导入到由上述金属模具成型在基底透镜上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的周围;
用紫外线照射器使上述紫外线硬化树脂层硬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透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导入氮气时,防止导入的氮气与未硬化紫外线硬化树脂层直接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株式会社腾龙,未经索尼株式会社;株式会社腾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305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相材料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固定有可卷绕遮光帘的车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