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4%百枯净可湿性粉剂无效
申请号: | 01130054.X | 申请日: | 2001-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365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铣 |
主分类号: | A01N43/82 | 分类号: | A01N43/82;A01N2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阎永昌 |
地址: | 51912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4 百枯净 可湿性粉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治香蕉(巴拿马)镰刀菌枯萎病兼治香蕉叶斑病、甜瓜类枯萎病与棉枯黄萎病和瓜、豆、茄、椒、芹菜类枯萎病等维管束病害组合物,特别是14%百枯净可湿性粉剂。
香蕉镰刀菌(巴拿马)枯萎病是国内、外香蕉生产最主要的、长期的、突出的、毁灭性病害。史称“香蕉绝症”,在南美洲许多国家早有发生,在世界上重要香蕉产区发病严重。目前分布在国内华南与西南地区及台湾省,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香蕉主栽区有加剧趋势,发生面积达1,200多万亩。另现时国内粉蕉、大蕉果园无一方净土,感病面积已达3,000万亩,当地政府和广大蕉农谈“病”色变,如临大敌,现砍现烧或毁蕉弃园常有发生。另外,在已部分种植抗BT棉花主产省份如新疆区,华中平原棉枯黄萎病发生面积仍达4,000万亩,西南、西北与内地省甜瓜类枯萎病发生面积约1,500多万亩。
据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200955号《科技情报查新报告》结论得知:香蕉镰刀菌枯萎病(又称香蕉巴拿马枯萎病)和香蕉叶斑病均是香蕉主要病害(相关文献1-2),香蕉镰刀枯萎病的防治未见报道;香蕉叶斑病的药剂防治目前主要依赖严格的检疫措施,以及对病株进行清除销毁处理,用药剂进行防治未见报道;香蕉叶斑病的药剂防治技术国内已有文献及研究应用报道,已见报道的有效药剂包括:胶氨铜、敌力脱、可杀得2000、腈菌唑、喷克、烯唑醇、十三吗啉及其复配药剂等。但“14%百枯净可湿性粉剂及防治香蕉镰刀枯萎病与兼治香蕉叶斑病技术”,在前述检索中,未见国内有相同的产品、研究成果及应用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植物维管束病害与土壤居留菌及根结线虫等病原线虫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速效,广谱,持效期长,对人、畜及生态环境安全的既能预防与治疗香蕉镰刀菌枯萎病兼治香蕉叶斑病,又能防治棉枯黄萎病与甜瓜类枯萎病等维管束毁灭性病害的14%百枯净可湿性粉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14%百枯净可湿性粉剂,其特征是用50-98%的0-(2,6’-二氯-4-甲苯基)-0,0-二甲基硫逐磷酸酯与50-97%的四氢-3,5-二甲基-1,3,5-噻二唑-2-硫酮,混合均匀两者的比例为2.5-2.8;3.0-3.5,用辅料膨润土调配均匀致混合药的成份为14%。
——所述的14%百枯净可湿性粉剂,其特征是该粉剂为白色至浅棕色固体粉状,熔点99.5℃,相对密度d201.515,水溶液中易分解,酸度≤0.6%,PH值5.8-7.0,悬浮率≥80%,稀释200倍时浮液仍稳定,湿润性≤2分钟,水份≤3.0%。
本发明即14%百枯净可湿性粉剂是国内、外新颖的、低毒的,高效,广谱,内吸输导既防治植物维管束病害,兼杀灭病原线虫,金针虫及地下害虫等的高科技产品。该药剂以土壤处理(喷淋,毒土)直接种苗,土壤及流水等的病原菌的原坦孢子和病原线虫、金针虫与地下害虫,浇灌地下球茎(平生根和直生根)内吸渗透输导到病株维管束杀灭香蕉镰刀菌枯萎病菌,输导到植株叶片可杀灭香蕉叶斑病香蕉尾孢菌,香蕉小窦氏霉,香蕉暗双孢霉及香蕉犁孢等病原蓖。在经济作物苗期或生长期喷淋雾或浇灌可高效防治棉枯黄萎病,甜瓜类枯萎病和菜椒类、茄豆与菜瓜枯萎病等维管束毁灭性病害。该发明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取50-98%的0-(2,6’-二氯-4-甲苯基)-0,0-二甲基硫逐磷酸酯25-28千克,粉碎过筛(325目),另取50-97%的四氢-3,5-二甲基-1,3,5-噻二唑-2-硫酮30-35千克,粉碎过筛(325目),两者混匀后取7.4千克,再添加过筛325目的膨润土45千克,充分调和均匀,将其酸度调至≤0.6%,PH值5.8-7.0,水份≤3.0%,悬浮率≥80%,即为成品,按规格分装。
本药剂使用浓度为稀释50-200倍后,喷淋植物地上部或毒土处理及浇灌其地下部份,作物发病初期或发生前施药,施药间隔期10-25天,施药一次可使病株有根本改善,连施三次可控制作物维管束病害的发生和蔓延,直至正常生长生育、优质品级丰产。此药不可与任何农药混施,并放置荫凉干燥处,保质期为两年。
本发明施用后达到以下作物机理及药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铣,未经陈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300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取代的烷基胺衍生物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实现酒精与汽油双燃料汽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