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板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9254.2 | 申请日: | 200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326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2 |
发明(设计)人: | 沃尔夫冈·赫尔谢梅耶 | 申请(专利权)人: | KM欧洲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0 | 分类号: | C21B7/10;F27B1/2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征 |
地址: | 联邦德国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用在冶金炉且尤其是熔炉或竖炉的内炉衬中的冷却板,它具有一个具有成一体的冷却剂流槽(3)的且由铜材构成的板体(2),其特征在于,板体(2)在冷却剂流槽(3)变形到最终横截面(Q2)的情况下减小厚度并且板体(2)的铜材具有平均晶粒尺寸小于10毫米的细晶组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晶粒尺寸小于5毫米并最好为0.005毫米-2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板,其特征在于,冷却剂流槽(3)的最终横截面(Q2)成椭圆形。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板体(2)在一侧具有用于容纳耐火材料的槽(5)。
5.一种生产具有板体(2)的冷却板(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提供一个由铜材制成的且其初始厚度(D1)大于板体(2)的最终厚度(D2)的管(6),随后通过至少一个变形步骤将管(6)的初始厚度(D1)减小到板体(2)的最终厚度(D2),其中在达到最终厚度(D2)之前,在管(6)或板体(2)中形成冷却剂流槽(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达到最终厚度(D2)之前,在管(6)或板体(2)中开设具有圆形横截面(Q1)的槽(7),在把板体(2)减小到最终厚度(D2)时,将具有圆形横截面(Q1)的槽(7)变形为具有椭圆形横截面(Q2)的冷却剂流槽(3)。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通过冷轧缩小一个管(6)的初始厚度(D1),随后在厚度减小的管(6)中开设圆形横截面(Q1)的槽(7),最后,厚度减小的且设有具有圆形横截面(Q1)的槽(7)的管(6)在使槽(7)变形为具有椭圆形横截面(Q2)的冷却剂流槽(3)的情况下通过热轧被缩小到板体(2)的最终厚度(D2)。
8.如权利要求5-7之一所述的冷却板,其特征在于,具有圆形横截面(Q1)的槽(7)通过机械方式深钻孔成型于管(6)或板体(2)中。
9.如权利要求5-7之一所述的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槽(7)被注入管(6)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M欧洲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KM欧洲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92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体式转动手柄档位开关
- 下一篇:很高粒子含量气溶胶的喷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