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延伸而制备的非记忆性冷可变形塑料物品无效
申请号: | 01118001.3 | 申请日: | 200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385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修堂;黄沂荣;陈志强;黄亭柳;张文铠;黄舜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宝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国庆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王修堂 |
主分类号: | B29C55/22 | 分类号: | B29C55/22;B65D7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存秀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延伸 制备 记忆 性冷可 变形 塑料 物品 | ||
1.一种通过延伸而制备的非记忆性冷可变形塑料物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延伸而制备的非记忆性冷可变形塑料物品,其特征在于:为一用于捆绑的可弯折及可扭曲的线(Wire)或带(Tape),一用于包装的可塌的空心管,或一用于支撑的可弯折的细条状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延伸而制备的非记忆性冷可变形塑料物品,其特征在于:通过将一半结晶性或结晶性热塑塑料半成品于低于该半成品熔点的温度加予延伸至使该半成品原具有的弹性实质上消失而被制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过延伸而制备的非记忆性冷可变形塑料物品,其特征在于:该半成品是在室温或升高温度下被延伸至原来长度的1.5至50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过延伸而制备的非记忆性冷可变形塑料物品,其特征在于:该半成品在室温或升高温度下被延伸至原来长度的5至30倍。
6.如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过延伸而制备的非记忆性冷可变形塑料物品,其特征在于:该半成品以一介于10mm/分至5000mm/分的速度被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过延伸而制备的非记忆性冷可变形塑料物品,其特征在于:该半成品以一介于50mm/分至1000mm/分的速度被延伸。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过延伸而制备的非记忆性冷可变形塑料物品,其特征在于:该半成品以一介于100mm/分至500mm/分的速度被延伸。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过延伸而制备的非记忆性冷可变形塑料物品,其特征在于:该半成品包含一乙烯不饱和单体的均聚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通过延伸而制备的非记忆性冷可变形塑料物品,其特征在于:该均聚物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过延伸而制备的非记忆性冷可变形塑料物品,其特征在于:该半成品包含由二或多种乙烯不饱合单体共聚合所形成的一共聚合物或三聚合物。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过延伸而制备的非记忆性冷可变形塑料物品,其特征在于:该半成品包含一选自聚醯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对苯二甲酸二伸乙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及聚对苯二甲酸二伸丁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所组成族群的聚合物。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过延伸而制备的非记忆性冷可变形塑料物品,其特征在于:该半成品为生物可分解。
14.一种非记忆性冷可变形塑料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将一半结晶性或结晶性热塑塑料半成品于低于该半成品熔点的温度加予延伸至使该半成品原具有的弹性实质上消失,于是成为非记忆性冷可变形塑料物品。
15.一种捆绑物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将一半结晶性或结晶性热塑塑料半成品于低于该半成品熔点的温度加予延伸至使该半成品原具有的弹性实质上消失,于是成为非记忆性冷可变形的线或带;以一适当长度的该线或带卷挠欲被捆绑的物品;及使该适当长度的线或带的两末端靠近并捻成一股。
16.如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半成品在室温或升高温度下被延伸至原来长度的1.5至50倍。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半成品在室温或升高温度下被延伸至原来长度的5至30倍。
18.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半成品以一介于10mm/分至5000mm/分的速度被延伸。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半成品以一介于50mm/分至1000mm/分的速度被延伸。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半成品以一介于100mm/分至500mm/分的速度被延伸。
21.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半成品包含一乙烯不饱和单体的均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宝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国庆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王修堂,未经国宝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国庆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王修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80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