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分类的输入/输出系统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7960.0 | 申请日: | 200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84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1 |
发明(设计)人: | 温世仁;林光信;王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0 | 分类号: | G06F3/00;G06F7/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立明,梁永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分类 输入 输出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一般涉及输入/输出系统,特别是自动分类的输入/输出系统。
现有的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OS),例如视窗、Linux等,其应用的设计和功能虽然强大但却趋于复杂,并且用户操作的设计也不够直观、简便。这样使没有计算机背景的用户在使用这种操作系统时遇到重重障碍,因而造成对计算机的恐惧感。当前,用户需要从多种媒体上输入数据或将数据输出,例如从互联网上获得数据,通过光盘、磁盘获取数据,但普通用户要想在众多的数据源中辨认对象的类别和选取自己想要的数据是非常困难的,以存取网络、软盘或是光碟上的资料而言,一般的用户必须自行辨识与选取所需的文件,或是透过抽象的对话框来读取文件;但是,完全不会操作计算机或计算机知识非常缺乏的人士,可能不知道该如何辨识与选取,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下指令进行文件的存取动作,如此一般操作系统所提供的输入/输出文件的功能,对于一般用户而言,操作起来十分不便。现有技术的主要缺点有:
1.没有在输入/输出时自动筛选数据。现有技术中,需要用户自己去识别想要保存的数据。这对一般用户来说是十分困难的。
2.没有提供视觉化的操作界面。现有技术中,用户只能通过抽象的对话框来读取文件,而无法通过一种直观的图形区分自己想要的文件。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输入/输出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分类的输入/输出系统和方法,当数据输入/输出时能够将输入/输出的数据自动进行分类和筛选,方便用户选择和操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视觉化输入/输出系统和方法,当数据输入/输出时能够将输入/输出的数据通过图形化的视觉界面呈现给用户,以直观的形式,方便用户选择和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自动分类的输入/输出方法包括:根据用户对指定媒体的输入/输出请求,分析出用户指定的媒体中的多个对象,并对分析出的对象进行分类,并按照类别显示指定媒体中的对象的列表供用户进一步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自动分类的输入/输出系统包括:一个用户输入设备,用于接收用户对指定媒体进行输入/输出的请求;一个对象分析器,用于响应用户的请求,分析出用户指定的媒体中的多个对象,并对分析出的对象进行分类;一个输出设备,用于按照对象的类别显示指定媒体中的对象列表供用户进一步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多个能够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指令,当这些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该计算机执行本发明的方法。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图。
图2示出本发明的事件流程图。
图3示出本发明的程序流程图。
图4示出本发明的数据流图。
图5示出本发明的对象数据库索引表。
图6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结构图。
图7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界面图,当用户利用网络下载数据时,打开浏览器界面,按下“下载”按钮时的情形。
图8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对象选择界面示意图。
参考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图,其中前台10包括用户界面11。在用户界面11上点击输入/输出按钮12指定媒体21后,进入后台20。在后台操作中,对象分析器22分析指定的媒体21,分析出其中的多个对象1(23),对象2(24)至对象n(25),并将分析出的多个对象1至n进行分类。其中的媒体21可以是近端的软盘、硬盘或光碟,或是远端服务器上的储存装置或是数据库,也可以是一个HTML网页。而对象可以是图象、语音、动画、文本等多媒体对象,也可以是网页中的URL链接。
参考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事件流程图。第一步,进入用户界面201,根据用户提出的媒体输入/输出请求,分析指定媒体中的对象以创建对象数据库202,并将对象数据库临时保存在存储器206中。对象数据库的结构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第二步,显示对象数据库中的类别203供用户选择。第三步,用户确认了某一类别后,显示该类别204的对象的列表供用户进一步操作。第四步,用户选择了一个或多个对象,则输入/输出选中的对象205。之后返回到用户界面,等待用户的下一个输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7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