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张力马达驱动器改良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01106336.X | 申请日: | 2001-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375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璨光 |
| 主分类号: | B62K23/00 | 分类号: | B62K23/00;B62K11/00;B62J37/00;H01C10/14;H01C10/1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张力 马达 驱动器 改良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张力马达驱动器改良结构,尤指一种运用于电动自行车踩动时,以链条的松紧张力来压动驱动器链轮来增加电动自行车动力系统的输出,且此驱动器整体结构具有稳定性高、不易损坏的功能。
现今社会极力提倡环保及空气净化,而使车辆皆朝向以电力启动为研发主要方向,然而,自行车因存在有控制动力输出大小问题,台湾新型专利张力马达驱动器(公告号275867)解决了上述问题,参阅其第六、七图所示,主要包括有壳体A、可变电阻B、锁轴C、链轮D、Y型架E、弹簧F及底座G共同组合架设于电动自行车两链轮之间,其中锁轴C将链轮D枢合于Y型架E,该Y型架E套合弹簧F共同组立于壳体A内部,又,Y型架E底部抵于可变电阻B的拨杆B1,整体组合后再藉由底座G架设于电动自行车上,同时使链条与该链轮D配合后,其高度须使链条形成一微凸状态,利用人踩动自行车时,链条的强力下压链轮D,因而拨动可变电阻B,进而控制电动自行车驱动马达的输出马力;由上述得知,其影响可变电阻B的拨杆B1的为Y型架E及弹簧F,但弹簧F的弹力会因材质、粗细而改变,在长时间使用下极容易使复位弹性产生变化,进而导致整体受力搭配设计上会遭遇极大困难,另因利用拨杆式可变电阻器B,此种元件机械寿命有限且稳定性较差。
鉴于上述不足,本申请人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利用多年研发经验,通过不断试作与修改,以减少构件与增加稳定性为基础,改变原有的使用状态,设计出本发明张力马达驱动器改良结构。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更加稳定而有效利用于电动自行车上使用的张力马达驱动器改良结构,即藉由本发明张力马达驱动器改良结构安装于电动自行车的杆体上时,可通过链条向上或向上张力来压动抵压轮组的链轮,而使活动座的迫压面朝压力式可变电阻器表面施压,使压力式可变电阻器改变电阻值,并由讯号线输出至电动自行车的动力系统以增加输出动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可变电阻,其特征在于由壳体及抵压轮组组成;其中:
该壳体内部为一容置空间,并于壳体一侧设有凹槽,此凹槽二侧壁面透设有对应限位孔,另凹槽底部对正于容置空间中横置的压力式可变电阻器上方;
及装设于凹槽及容置空间中的抵压轮组,此抵压轮组的链轮位于壳体的凹槽内,并使链轮中心的轴杆二端穿过限位孔后而枢接于一承座中,轴杆可在限位孔中呈限位活动,其承座底部迫压面对正于压力式可变电阻器上方;
以上,当本发明张力马达驱动器改良结构置放于车辆适当车体位置时,通过链条的向上或向下张力来压动抵压轮组的链轮,使承座的迫压面朝压力式可变电阻器表面施压,使压力式可变电阻器改变电阻值,并由讯号线输出至电动车的动力系统来变化输出动力。
本发明主要针对抵压轮组直接挤压壳体的容置空间中压力式可变电阻器为特征,具有构件少、结构简单、整体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图1为本发明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于受压时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张力马达驱动器立体分解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结构和功能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为本发明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由壳体1及抵压轮组2所组成,其中:
该壳体1内部为一容置空间,并于壳体1一侧设有凹槽11,此凹槽11二侧壁面透设有对应限位孔111,另凹槽11底部板面略下方容置空间二侧于壁面设有对应的槽轨12,以设置板状压力式可变电阻器13二侧边于其内,且压力式可变电阻器13的讯号线131由壳体1上的穿孔15穿出至外界,连接电动自行车4上动力系统43的控制线路中(如图5所示),另,壳体1容置空间远离凹槽11的壁面处为透设有二枢接孔14。
该抵压轮组2装设于上述凹槽11及容置空间中,此抵压轮组2的链轮23位于壳体1的凹槽11内,并使链轮23中心的轴杆22二端穿过限位孔111后枢接于一呈U型承座21顶端的二轴孔211中,且承座21底部迫压面212对正于壳体1内压力式可变电阻器13的上方。
再者,其壳体1容置空间远离凹槽11的壁面所透设有二枢接孔14可将其套设于一底座3上的可调整高低的定位销31上,于定位销31末端以C型环扣固(图中未示出),而底座3则可固定于电动自行车4链条42上方的杆体41上,且枢接孔14孔中的定位销31呈上下左右位移状态,而可调整并消除链轮23受力不平稳时的抖动情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璨光,未经李璨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63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米功能性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靠摆动前行的三轮滑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