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氧离子合成纤维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05314.3 | 申请日: | 200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368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万;王伟海;於金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鸥永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1/10 | 分类号: | D01F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和纯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合成纤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纤维,特别属于能生产负氧离子合成纤维织物材料及制作工艺。
目前,国外根据纤维加工方法、添加的材料和整理方法不同,即用各类特殊处理的化学纤维或天然纤维编织而成,有超悬纤维、不透明纤维、导电纤维、耐油纤维等用途不同的纤维和织物。国内在化纤维和织物开发方面也在不断开展,中国专利为CN1191911A,蚕丝和罗布麻与红外纤维的织物及其制造方法,主要是防寒保暖的远红外纤维织物。由于市场等多方面原因,功能化纤维的开发还很少。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氧离子合成纤维及制备方法,由这纤维制成的织物能有效地产生负氧离子,有益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负氧离子合成纤维,它的配料组成重量百分比,聚脂切片72-82%,负氧离子母粒粉体(奇冰石)18-28%,
负氧离子合成纤维的制备方法:
1.粉体的制备:
将72-82%聚脂切片,经粉碎机粉碎成亚微米级粉末,将纳米级11-20%的TiO2、1-3%的ZnO、3-7%的Al2O3、2-8%的Fe2O3、1%的亚纳米级的电气石,加入耐高温高效分散剂,通过喷雾法进行混合制成18-28%奇冰石粉末,
2.粉体的混合:
将72-82%亚微米聚脂切片粉末,经干燥机干燥,干燥温度为165-225℃,时间为35分钟,冷却至常温,将18-28%的纳米级奇冰石经干燥机二次干燥,第一次温度为105-135℃,时间为25分钟,第二次温度为125-155℃,时间为25分钟,冷却至常温,将二种粉末充分拌和,
3.拉丝成材:
将充分拌和的粉末置入挤压机内,挤压压力为9--10Mpa,温度为270-285℃,出料进入纺丝箱体,经纺丝泵等量、均匀地输送至挤出喷丝板进行纺丝,丝进入空调侧吹风机室冷却,机室风速0.7M/S,温度约25,相对湿度65-75%,经冷却后经油轮给油装置、导丝盘、往复导丝置,由卷绕筒管将丝卷绕。
本发明运用纳米和亚纳米材料,将奇冰石制成与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相溶性的粉体,采用共混理论,制成一种能产生负氧离子的合成纤维材料。经检测表明,该种材料在摩擦状态下,产生平均负氧离子数为7000个/CM3,峰值负氧离子数为7800个/CM3。本发明的材料有益于环保和人体健康,其纤维织物能制服装及工业上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如下:
1.粉体的制备:
将79%聚脂切片,经超细粉碎机粉碎成亚微米级粉末,其粒径为3μm,21%的奇冰石是有11%的纳米级TiO2、其粒径为50nm,2%的ZnO、其粒径为50nm,5%的Fe2O3、其粒径为50nm,亚纳米级的电气石1%,加入微量耐高温高效分散剂,采用喷雾方法,将奇冰石的五种粉末,逐个喷入封闭的拌和机内。用喷雾方法进行不同材料的混合,加入微量耐高温高效分散剂可防止纳米级材料在混合过程中粉体的团聚,使其均匀分散,防止粉体之间的机率。
2.粉体的混合:
将称量的亚微米聚脂切片粉末,经沸腾连续BM式干燥机干燥,干燥温度为205℃,时间为35分钟,冷却至常温,将称量的纳米级奇冰石送入沸腾连续BM式干燥机二次干燥,第一次温度为115℃,时间为25分钟,第二次温度为135℃,时间为25分钟,冷却至常温,将二种粉末充分拌和。
3.拉丝成材:
将充分拌和的粉末置入(带注射机)螺杆挤压机内,时间为半小时,挤压压力为9.4Mpa,温度为282℃,出料进入纺丝箱体,经纺丝泵等量、均匀地输送至挤出喷丝板进行纺丝,丝进入空调侧吹风机室冷却,机室风速0.7M/S,温度约25,相对湿度65-75%,经冷却后经油轮给油装置、导丝盘、往复导丝置,由卷绕筒管将丝卷绕。卷绕牵伸比为1.56-1.71,卷速为3000-4500m/min.本实施例经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产品检测中心检验,结果如下:
项目 测定值
平均负离子数 个/cm3 7000
峰值负离子数 个/cm3 78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鸥永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鸥永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53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麝香祛痛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纳米正金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