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汉字笔画输入系统无效
申请号: | 01104092.0 | 申请日: | 200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371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东宁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汉字 笔画 输入 系统 | ||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和设备,尤其是从数字小键盘输入汉字。
随着小型信息终端、通讯业(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从小键盘输入汉字的需求获得不断的增长。市场存在着多种笔画输入技术,简单的笔画输入技术由于汉字的笔画繁多(平均每个汉字十画左右),每个汉字需要击键很多次;而效率高的输入技术往往规则复杂,影响普及。同时由于笔画输入汉字的所含笔画信息量大,对存储空间要求严格的小型信息终端设备有影响。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汉字笔画部首输入技术。本技术包括:
1、将汉字基本笔画分成5到9种,优选五种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折),
2、使用9到12个输入阵列式键(包括5到9个笔画键),至少两行,至少两列,优选四行三列的键盘布局,
3、屏幕显示的汉字、部首以及笔画以键盘的方式排列,并与实际键盘相对应,
4、当输入第一个笔画键后,屏幕显示以该笔画键对应的笔画开头的组字频率高的多个部首,并与其他非笔画键相对;输入非笔画键即选择对应的部首;
5、在输入一系列笔画键后,屏幕以非笔画键排列的方式显示以这些笔画键序列对应的笔画序列开头的汉字,并与非笔画键相对应;在选择部首后,屏幕以非笔画键排列的方式显示以部首开头的汉字,并与非笔画键相对应;在选择部首并输入一系列笔画键后,屏幕以非笔画键排列的方式显示以部首加上笔画键对应笔画序列开头的汉字,并与非笔画键相对应;
6、输入屏幕显示汉字所对应的键即表示选择相对应的汉字;
7、输入汉字后,屏幕以非笔画键排列的方式显示该汉字对应的联想字,并与非笔画键相对应。
在汉字笔画编码存储中汉字笔画信息分成至少三个表:部首的笔画编码表、含部首的汉字余部笔画编码表、无部首的汉字笔画编码表。
如果屏幕是触摸屏,激活或触摸显示的笔画、部首或汉字就表示选择显示的笔画、部首或汉字。
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较好的实施方式。
图1A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应用于数字小键盘的汉字输入设备的一个外观图。
图1B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应用于个人电脑的一种键盘笔画分布图。
图2是一个图1A中设备的内部电路的简图。
图3是说明存储在图2存储器中的一种可选的数据结构图。
图4是说明在输入过程中的图2中处理器操作的一个简单流程图。
图5A~C是进入笔画输入模式的各种显示方式。
图6A~E是第一笔分别输入“丨乙丿一丶”的显示图。
图7A~F是输入“草”字的各步显示图。
图8A~B是输入“具”字的各步显示图。
图9是用非部首方法输入“草”字的显示图。
图10A~C是二级部首的各种显示方式。
图11A~B是全部输入键对应汉字的显示方式。
图1A说明了一个依据本发明适合于小键盘的实施方式。一个具有小键盘的设备10(可以是移动电话,还可以是其他数据输入设备,如个人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寻户机、无线电话、普通电话、远程通讯设备等),它包括外壳11、小键盘12、显示屏13,显示屏13有已输入部首及笔画信息提示区14、屏幕汉字提示区15和文本输入状态区16,屏幕汉字提示区15可显示按实际键布局排列的汉字、笔画和部首,并于实际键盘12上的键相对应;;小键盘12中各数字键对应的数字和笔画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数字“1”的键还可对应标点符号,并可以对应候选部首。另外,小键盘还有几个功能键,功能键17是“取消键”,可以表示对前一操作的取消,功能键18(▲)是“向上备选键”或“向上翻屏键”,功能键19()是“向下备选键”或“向下翻屏键”,功能键20是“确定键”。另外数字键0、“*”键、“#”键也都可以作为功能键代替功能键17~20中的一个或几个。图2是一个图1A中设备的内部电路的简图。
实施例1
一种优选汉字笔画输入方案把汉字基本笔画分成的五种基本笔画,采用四行三列输入键,屏幕显示四行三列的笔画和汉字,并与实际键盘相对应。
笔画按标准五种笔画分类,这五种笔画所对应的笔画如下表1所示:
表1五种笔画分类
图1A中的笔画键位分布是一种优选方案,也可以采用以下的一种对应:
数字键1:横;数字键2:竖;数字键3:撇;数字键4:点;数字键5:折。
在本方案中数字键1有多用途,可用作部首选择、输入标点符号、汉字选择,甚至可以作为翻屏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东宁,未经杨东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4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