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咸味饮料无效
申请号: | 01102913.7 | 申请日: | 200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319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31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新如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2/52 |
代理公司: | 青海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范远明,陈文福 |
地址: | 810012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咸味 饮料 | ||
本发明属于饮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咸味饮料技术。
现有市场广泛销售和饮用的饮料均为甜味饮料和无味饮料两种,而咸味饮料在市场上确未出现。其原因在于人们的习惯思维所造成,人们普遍考虑饮料的主要功效是解渴,而解渴的东西含有盐份只会渴上加渴。但实际使用中,当身体经劳动和工作之后,水份大量流失的同时,而盐份也在大量流失,此时不仅需要补充必要的水份还需要补充必要的盐份和其它营养物质,这样就可迅速恢复体力。因而研制一种咸味饮料也是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满足人们对饮料的需求,设计一种新型的咸味饮料、该饮料的加工工艺简单、实用,投资小。饮料成份配比合理,人体饮用后可迅速补充其必需的盐份。使人体血浆渗透压及各器官组织对盐份的需求保持平衡。迅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咸味饮料的原料配方为水∶盐∶茶叶∶奶汁∶调味添加物等于100∶0.10-80.00∶0.00-50.00∶0.00-300.00∶0.50-40.50(上述比例为重量比)。加工工艺为配料、煎煮、过滤、杀菌灌装、产品。本发明的原料盐为食用盐、茶叶为食用茶叶,折合为干茶叶计算,如可用茯茶、也可用绿茶。奶汁为以不兑水的鲜奶为计量标准,也可用奶粉兑水制成奶汁做原料使用。调味添加物是用于调节该咸味饮料口味及营养配比的物质,如姜片、花椒、果汁、白糖、果肉、辣椒、微量元素锌、铁、钙、钾等等。加工工艺中的配料工序是将需煎煮的原料按一定比例配料进行混匀的过程。煎煮是将原料中营养物质溶于水中的过程,如茶叶、姜片、花椒、红枣、枸杞等原料只有经过煎煮才能将其营养物质提取到溶液中。原料如为液体,如奶汁、果汁等可待煎煮后,经过滤除渣后再加入到其溶液中混匀即可。有些易溶于液体中的原料如白糖、盐等也可在过滤除渣后再加入到溶液中混匀。过滤是除渣去掉不溶物保留溶液的过程。杀菌灌装工序是把原料配齐、口味调好的过滤后的溶液饮料杀菌再灌瓶或袋的过程,经杀菌灌装后即成产品。杀菌灌装工序还可在溶液饮料中加入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带气体的饮料。该咸味饮料中当茶叶为零时则制成咸味奶饮料,当奶汁为零时,则制成成味茶饮料,当奶汁和茶叶都不为零时,则制成咸味奶茶饮料,当加入白糖时会成为咸味甜饮料。
本发明工业化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小,工艺成熟可靠,为市场提供了一类品种较多的咸味饮料,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对咸味饮料的需求。
实施例一,称取50公斤纯净自来水,盐1.2公斤,绿茶叶3公斤,花椒0.5公斤,干姜片0.5公斤,直接混匀后经煎煮约10-30分钟后,过滤去渣、杀菌包装后即可成奶茶咸味饮料。
实施例二,称取50公斤纯净水,盐3.0公斤,绿茶叶8公斤,白糖2公斤,干姜片0.4公斤,直接混匀后经煎煮15分钟后,过滤除渣,杀菌包装时加入二氧化碳气体,则可制成汽水式的甜咸味饮料。
实施例三,称取50公斤纯净水,盐3.0公斤,奶粉3公斤,经溶解可相当于20公斤鲜奶汁,加入红枣3公斤,枸杞1公斤,先将水、盐、红枣、枸杞混匀,经煎煮30分钟后,除渣,其溶液与奶汁浊匀,再杀菌包装后即可制成奶味型咸味饮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新如,未经马新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29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