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高导电性树脂制通电部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808525.0 | 申请日: | 2000-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353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村上克哉;镰田祐子;近藤猛男;大竹知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5/00 | 分类号: | H01F5/00;H01F5/06;H02K3/50;H01M8/02;B29C45/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天安,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导电性 树脂 通电 制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制品,为具有通电部的制品,其特征为,由高导电性树脂形成上述通电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为,上述通电部为电流流动的电路是围绕指定的轴线螺旋状地形成的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为,由具有两端部在接合面上露出的多条线状高导电性树脂构成的上述通电部的多个部品构成,将这些部品接合在一起,以便形成通过使在其接合面上露出的通电部的端部与匹配部品的通电部的端部电导通而其通电部连续的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品,其特征为,上述线圈构成马达的定子或转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为,上述通电部为在沿轴线方向配置的铁心外周上形成多重卷绕状态的电路的线圈,该线圈在以上述轴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等分,并且各线圈由本体部分和端板部构成,其中,所述本体部分内装有向与上述铁心平行的方向延伸、同时两端部在轴线方向两端的接合面上露出并相互绝缘的多条第一导通部,所述端板部内装有接合在其本体部分轴线方向的两端部上、并且与第一导通部露出的端部电导通、将第一导通部连线成一条连续的回路并相互绝缘第二导通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为,上述制品为与夹着电解质设置的两个电极中的一个电极电导通的隔板,上述隔板与上述电极电导通的部分作为由上述高导电性树脂构成的通电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为,上述通电部为表面上配置有电极的夹着电解质配置的燃料电池用隔板,该隔板呈在正反两面上具备朝向其面方向形成的多条通气用槽的平板状,并且在一个面上形成与在该面上形成的各通气用槽的一端部连通的供气部和与另一端部连通的排气部,在另一个面上形成与在该面上形成的各通气用槽的一端部连通的供气部和与另一端部连通的排气部。
8.一种制品的制造方法,为制造具有通电部的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通过将高导电性树脂流动成相当于上述通电部的形状后使其固化,形成上述通电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在将上述高导电性树脂流动成线状并使其固化而相互接合的多个部品的内部,以端部在这些部品的接合面上露出的状态形成通电部,将这些部品接合起来,以便形成使在其接合面上露出的通电部的端部与匹配部品的通电部的端部电导通而其通电部连续的线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具备下述工序:将多条相互隔离的线状体插入成形用模腔的内部并进行合模的工序;将具有电绝缘性的树脂注射到其模腔内,形成绝缘部的工序,将上述高导电性树脂注射到将上述线状体取出并再次合模后由上述线状体形成的中空部,形成相互绝缘的上述通电部的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为,所述高导电性树脂构成的通电部是在埋没于中空轴状或中实轴状的本体部分的表面层的状态下形成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为,上述本体部分形成管状,并在其本体部分的指定部位设置具有金属端子的连接部,上述通电部与其金属端子导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品,其特征为,在上述本体部分的指定部位形成与该本体部分的内部连通的开口部,在其开口部的附近设置有上述连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85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药物制剂
- 下一篇:用于飞行时间质谱测定法的可变宽度数字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