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声变换器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804051.6 | 申请日: | 2000-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341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0 |
发明(设计)人: | 奥泽和朗;福岛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0K9/13 | 分类号: | G10K9/13;H04R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依文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声 变换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电话等通话用等所使用的电声变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传统技术。图3所示为传统电磁型电声变换器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传统电磁型电声变换器包括:
a)通过树脂模制成形形成的壳体1;
b)在上述壳体1模制成形时一体形成的、由冷轧钢板构成的框架2;
c)压入框架2内的中心极4;
d)卷绕在中心极4外周上的线圈3;
e)通过粘结剂6粘接固定在框架2上的磁体5;
f)配置在磁体5上的由磁性材料构成的振动板7;
g)固定在上述壳体1上的有放音孔9的共鸣壳体8。
而作为粘结剂6,使用环氧树脂。
上述电磁型电声变换器,电流从外部电源(未图示)经过端子部分(未图示)流过线圈3,使振动板7上下振动而发音。
但是,如上所述,粘结剂6是环氧树脂。为了保证适当的粘接强度,环氧树脂的硬化时间要长。此外,是电声变换器组装过程中,为了加热硬化环氧树脂,必须将组装过程中的电声变换器放入干燥机等加热机中数十分钟。因此,环氧树脂的加热硬化工序是妨碍传统的电磁型电声变换器实现制造工序自动化的重要原因。
另外,也考虑通过用高温进行加热,来提高生产率。但是,由于高温加热,粘结剂6的一部分会蒸发、飞散。可以想见,由于该蒸发、飞散,粘接强度会下降。此外,蒸发、飞散的粘结剂6附着在振动板7上,会使声压降低。因此,用高温加热的方法不太采用。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涉及移动电话等通话用等所使用的音响变换器及其制造方法,目的在于提供批量生产性能良好且品质稳定的电声变换器。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电声变换器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电声变换器具有:
a)将框架一体模制成形在底面上的壳体;
b)在上述框架上形成的热、紫外线硬化型粘结剂层;
c)夹着上述热、紫外线硬化型粘结剂固定在上述框架上的磁体;
d)配置在上述磁体上的振动板;
e)固定在上述壳体1上的有放音孔的共鸣壳体8。
上述构成的电声变换器所使用的热、紫外线硬化型粘结剂为了进行硬化,具有:
利用紫外线进行硬化的过程;
利用紫外线进行硬化之后,加热进行硬化的过程。
据此,防止加热硬化时上述粘结剂向上蒸发、飞散。因此,在短时间内磁体就能固定在框架上。其结果是,可以实现电声变换器生产率的提高。
此外,本发明另一电声变换器包括:
a)将框架一体模制成形在底面上的壳体;
b)夹着热硬化型粘结剂装在上述框架上的磁体;
c)在装有上述磁体的壳体之上形成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
d)配置在上述磁体之上的振动板。
利用上述构成,将紫外线硬化树脂层比热硬化型粘结剂先进行紫外线硬化。因此,防止了加热硬化时上述热硬化型粘结剂向上方蒸发、飞散。因此,能在短时间内将磁体固定在框架上。其结果是,电声变换器的生产率提高。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电声变换器的侧面剖视图。
图2所示为图1所示电声变换器的展开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3所示为传统电声变换器的侧面剖视图。
最佳实施形态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予以说明。另外,与传统技术相同的部件标上相同的编号,省略其说明。实施形态1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电磁型电声变换器的侧面剖视图。涂在图1所示涂布层上的粘结剂6a是用比环氧树脂短的时间进行加热硬化的热、紫外线硬化型粘结剂。
另外,本实施形态1的电磁型电声变换器,框架2是在壳体1的底面上一体模制成形的。此外,磁体5夹着热、紫外线硬化型粘结剂6a配置在框架2之上。上述热、紫外线硬化型粘结剂6a涂布在框架2和磁体5的接合部分中的至少某一个接合部分上。振动板7配置在上述磁体5上,并且,共鸣壳体8固定在壳体1上。
上述构成的电声变换器如下所述进行组装。
1)首先,将磁体5配置在框架2之上。在该状态下,上述热、紫外线硬化型粘结剂6a夹在磁体5与框架2之间。
2)然后,从磁体5和框架2的上方照射紫外线。
3)照射紫外线之后,再进行加热,将上述热、紫外线硬化型粘结剂6a硬化。
4)将粘结剂6a硬化之后,将振动板7配置在上述磁体5上,再将共鸣壳体8固定在壳体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40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