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具有串接灯泡的管式灯饰无效
| 申请号: | 00265312.5 | 申请日: | 200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4636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燈;林德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燈;林德辉 |
| 主分类号: | F21S4/00 | 分类号: | F21S4/00;//F21W12100;F21Y10102;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畹华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具有 灯泡 灯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具有串接灯泡的管式灯饰。
目前普遍使用的各种管式灯饰,均为在胶管内植进一普通灯泡体而串接组成。这种灯泡设有一芯柱体,芯柱体两导脚线之间扣接一钨丝,该灯泡壳内必须抽成真空而使灯泡壳内处于无氧气的状况下钨丝才能发光,由此可知其结构复杂,制造工艺不简便,人力、物料、工时的耗费均比较高,从而导致灯泡成本偏高。另外,钨丝发光体的寿命有限且光源不稳定,特别是串接时依可靠灯泡芯柱的两导脚线拉开对接组合进行焊接,固会因氧化作用使得其导电效果不好,容易出现短路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具有串接灯泡的管式灯饰,其灯泡为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之间的串接,是通过每个单体极光片的两导线脚端片接合而成,该导线脚端片是由金属板连体冲模而成,极光片用塑料材质包覆成定位体后直接将导线脚端片的端部拉开适当距离即可完成发光二极管之间的串接,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节省工时、减少成本以及实用性强的优点,其通过发光二极管之间导线脚端片的一体连接进行输送电源,从而达到导电率精确、发光稳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具有串接灯泡的管式灯饰,其在胶管内置入串联成排的灯泡,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灯泡为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由塑料材质包覆极光片而构成,该极光片两边连体延伸设有导线脚端片,相邻的两个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导线脚端片呈一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二极管制备(金属板冲模)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极光片包覆工艺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极光片包覆后切除连接板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开二极管之间距离的实施例示意图。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具有串接灯泡的管式灯饰,其在胶管5内置入串联成排的灯泡,该灯泡为发光二极管6,该发光二极管6由塑料材质包覆极光片而构成,该极光片两边连体延伸设有导线脚端片62、63,相邻的两个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导线脚端片呈一体连接。
参阅图2所示,串联排列的每个极光片的两导线脚端片由金属板65经第一次冲压去边后,留下两对应的极光片体66、666,该两极光片66、666下缘导线脚之间预留一连接板68。参阅图3A、图3B所示,将极光片用塑料材质经高频包覆而成为发光二极管6后,切除连接板68,相邻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导线脚端片成为一体连接,这时,依次将相邻的两个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直接拉开,即完成串联成排的发光二极管的组合制备,将串联成排的发光二极管6置入胶管5内,成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具有串接灯泡的管式灯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极光片为一般二极管LED内部的发光晶片。
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具有串接灯泡的管式灯饰,其通过发光二极管间导线脚端片的一体连接输送电源,使其达到导电率精确、发光投射稳定、可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其结构简单,元部件数量少,从而使其制造加工简便,节省工时,降低成本,克服习用产品存在的缺陷,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燈;林德辉,未经李俊燈;林德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53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