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排水及水回收功能的耕床无效
申请号: | 00257930.8 | 申请日: | 200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467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2 |
发明(设计)人: | 吕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旭东 |
主分类号: | A01G9/00 | 分类号: | A01G9/00;A01G9/2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 排水 回收 功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领域种植装置中的耕床,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组装、连接使用以扩充耕床面积,更可不受设置场所限制,并且在耕床扩大面积使用时同样具有自动排水且所灌溉的用水可以有效回收的具有自动排水及水回收功能的耕床。
现有传统的农产品如蔬菜、花卉、水果等种植的场所均是在大自然的土地上,为了使植物可以获得充足的水分,种植者不外乎利用人力灌溉洒水于耕种的土地上,或者利用电力马达定期的在土壤上喷洒水分,使得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来提供植物成长的所需。不论是何种方法,当灌溉开始时,所灌溉的水分均会由土壤而渗透到地底下,很难使得土壤具备有充足的水分让植物快速生长。
而后便有人采用塑料温室栽种方法,然而该方法只限于各种叶菜类的蔬菜,栽种时场地同样没有立即回收多余的灌溉用水。灌溉开始时,同样会使大量灌溉用水往地层不断流失,造成同样的问题发生。在水源稀少的地方,该种植法无疑是一种浪费宝贵水资源的方法,因此极待改进。
再者,上述两种方法在水分灌溉喷洒之际,很难使得每寸土地上的土壤均获得同样充足的水分,造成在其上成长的农产品所成长的效率不一,因而使得收割时农产品良莠不一,而使得农产品整体的品质下降,进而影响市场价格。另外,由于场地与土地上土壤的限制,使得种植的植物同样受到限制而无法想种什么就种什么,造成种植者无法依自己的喜好耕种。
以后便有人采用小型栽种箱,然而其无法受到专业蔬菜栽种者欢迎,因为小型栽种箱不能相互连接,扩充栽种,且灌溉与排水亦不得相互连接而归一系统;换句话说,几个栽种箱就必须有相同的数个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故栽种者很难大量栽种及管理。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栽种方法及栽种装置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栽种方法及栽种装置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栽种方法及栽种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自动排水及水回收功能的耕床,使其能在一次浇水动作时便使得所有土壤达到相同的饱和湿度,而多余的水分能够回收以便再次灌溉利用,而不会流失至大地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排水及水回收功能的耕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矩形的基体;两侧壁,分别组装设于前述基体的两相对侧;一挡水壁,组装设于前述基体未设置侧壁的其中一侧;数个支撑柱,设置于前述基体中;一排水板,该排水板上形成设有数个排水孔,且平铺于前述支撑柱上;一支撑网,该支撑网铺设于前述排水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有自动排水及水回收功能的耕床,其中所述的基体的两相对侧设置有侧壁设置槽,基体另两相对侧的其中一侧处设置有挡水壁设置槽,侧壁及挡水壁分别设置于基体侧壁设置槽及挡水壁设置槽上。
前述的具有自动排水及水回收功能的耕床,其中所述的基体未设置有侧壁的两侧边分别形成设有固定条块与固定凹槽。
前述的具有自动排水及水回收功能的耕床,其中所述的侧壁在其相对边上形成设有固定条块与固定凹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排水及水回收功能的耕床,是一种可以组装、连接使用以扩充耕床面积,更可不受设置场所限制,并且在耕床扩大面积使用时,同样具有自动排水且所灌溉的用水可有效回收的耕床。其中通过可以连接、组装以扩充其使用面积的耕床基体,基体侧边上设置有侧壁及挡水壁,基体中设置有高度不超过侧壁一半的若干支撑柱,支撑柱上平铺有其上含有若干排水孔的排水板,排水板上铺设有支撑网,支撑网上铺设有土壤而予以达成,以便将土壤及耕床基体分离以形成一可供进水及排水的水道,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排水及水回收功能的耕床。本实用新型可以自由因种植场地大小作组装扩充,可使用于一般住宅阳台、屋顶或室内。而由于植物可由土壤中吸收所需的养分,因此植物的生长也较为优良,不论是蔬菜、花卉均可在其上栽种,而一般人也可以自行耕种,即使在沙漠场所中使用,也可以避免使得灌溉水流失至无法保持水分的砂地中,而可达到沙漠绿化的工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旭东,未经吕旭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79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