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升降机提升笼防坠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48682.2 | 申请日: | 200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4646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2 |
发明(设计)人: | 余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忠 |
主分类号: | B66B5/16 | 分类号: | B66B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机 提升 坠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直运输升降机提升笼在运行中因钢绳破断而不会坠落的装置,属机械类安全生产技术。
目前,公知的且已成商用的施工升降机防坠落装置有2种,一种是偏心安全钳,进入市场仅2年,由于误动作多,就被施工单位拒绝。第二种是去年问世的楔式安全钳,当钢绳破断,提升笼产生加速度下落时,斜楔才钳住导轨,提升笼落下距离约150毫米左右,震感大、且少有误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本人96240537专利的基础上)经过现场2年多实验,并改进的施工升降机防坠落装置。它能在提升笼钢绳破断的零秒内动作,提升笼未产生落体加速度之前,安全钳斜楔已钳住导轨,使提升笼停住,距离落差少于25毫米,因为防坠落速度快,所以提升笼无负加速度所产生的震感,动作快且无误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提升笼顶部的起重滑轮由开槽的起重直系杆与提升笼上横梁连接,起重滑轮与上横梁之间装弹簧,起重滑轮与上横梁两端的支承座由开槽的斜系杆连接,支承座内装有转轴,转轴两扁平端伸出支承座轴孔与开槽的斜系杆长槽作无键连接,转轴中间装有悬挑杆,支承座外下侧各装有安全钳,安全钳内斜楔顶部吊杆与悬挑杆连接,斜楔口伸入并围住升降架导轨外侧,斜楔后侧有一与斜面平行的槽组成一个瞬时作用的施工升降机提升笼防坠落装置机构系统。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绘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提升笼上的位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全钳正、左视图。即图2的A向视图。
图1中、1.开槽的起重直系杆 2.起重滑轮 3.开槽的斜系杆4.弹簧 5.提升笼上横梁 6.支承座 7.安全钳 8.导轨 9.提升笼。
在图1中,开槽的起重直系杆(1),起重滑轮(2),开槽的斜系杆(3),弹簧(4),支承座(6)与安全钳(7)分别安装在提升笼上横梁(5)上部及左右两端,提升笼(9)顺导轨(8)上下运行。
图2中,1.钢绳 2.螺栓 3.开槽的起重直系杆 4.起重轴 5.弹簧 6.滑轮 7.滑轮夹板 8.螺栓 9.滑轮轴 10.铰接螺栓 11.开槽的斜系杆 12.螺栓 13.支承座 14.转轴 15.悬挑杆 16.斜楔吊杆 17.升降机导轨 18.安全钳 19.螺栓 20.螺栓 21.提升笼上横梁 22.落下状态的开槽的斜系杆 23.落下状态的起重滑轮24.定位挡块 25.螺栓 26.弹簧固定器。
在图2中,滑轮(6),前后2块滑轮夹板(7),螺栓(8),与起重轴(4)连接成起重滑轮,开槽的起重直系杆前后2块将起重滑轮夹在中间,开槽的斜系杆(11)上下2段由螺栓(12)连接,其上端由铰接螺栓(10)与滑轮夹板连接,其下部长槽与伸出支承座(13)轴孔的转轴(14)两扁平端作无键连接,支承座由螺栓(20)与提升笼上横梁(21)连接,安全钳(18)由螺栓(19)与提升笼上横梁两端头连接,安全钳内斜楔吊杆(16)与悬挑杆(15)连接,悬挑杆另一端与转轴中段连接,弹簧⑤上端套在起重轴端头、下端套在弹簧固定器(26)端头,定位挡块(24)装在滑轮夹板上,抵住开槽的起重直系杆边侧,使起重滑轮在工作时保持正常不晃动。当钢绳(1)作功时,提起起重滑轮与开槽的斜系杆,拉紧弹簧。钢绳一旦破断,弹簧失去均衡,在零秒时间内,疾速拉下起重滑轮及开槽的斜系杆上端,其下端长槽以支承座转轴为中心,并使之旋转,于是就连续产生2个动作:①支承座转轴旋转后,原先倾斜于支承座垂直中心线的悬挑杆翘起,并提起安全钳内的斜楔、钳住升降架导轨(17),令失去钢绳牵引的提升笼即时停止下降;②开槽的斜系杆上端随起重滑轮落下后(23),由一个三角形的斜边变成直角边(22),其长出来的部份,经长槽顺支承座转轴两扁平端向外伸去,并搁在升降架的横杆上,起到第二次防坠落作用。
图3中,1.斜楔吊杆 2.斜楔 3.安全钳体 4.悬挑杆 5.升降架导轨 6.斜楔活动槽 7.螺栓。
在图3中,斜楔(2)装在安全钳体(3)内左右侧,悬挑杆(4)与斜楔吊杆(1)连接。当悬挑杆提起成水平状态时,斜楔也跟着提起,并顺着斜楔活动槽与安全钳内侧斜壁上升,于是钳住通过其中心的升降架导轨(5)。实现第一个防坠落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忠,未经余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86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