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交联三层共挤机头无效
| 申请号: | 00247733.5 | 申请日: | 200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23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油田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 代理公司: | 大庆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淑敏 |
| 地址: | 163316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交 三层 机头 | ||
一种预交联三层共挤机头,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是生产电力电缆的一种三层共挤机头。
电缆的内半导电层与绝缘层的接触面是电缆场强最高的地方,此面上的任何缺陷都最易引起电场强度的高度集中,为防止对内半导电层表面的损坏,防止胶料在环形流道内停留时间过长而产生早期交联的情况,使胶料包覆电缆芯线时形成颗粒或不均匀的现象,本人曾针对此问题在1997年12月申请一项专利号为97251065.6,名称为“挤制交联电力电缆三层共挤机头”的专利装置,并于1999年8月获得专利权,该机头有效地避免了胶料在环形节流道内发生交联而给生产和电缆质量带来的问题,但是,溶化的胶料在生产高压和超高压交联电力电缆中,产生电缆绝缘层梨形偏心的现象,目前,针对这一问题,最可靠的工艺方案是在立式交联生产线上生产,但是设备和厂房的投资很高,因此,又出现了在悬链式交联生产线上生产高压和超高压交联电缆的工艺方案,目前,国内常用的有用芬兰诺基亚公司专利技术装备的搓线装置和用德国乔思特公司专利技术装备的上下旋转牵引装置的悬链式交联生产线,其工艺目的就是使电缆在交联管路中边交联边旋转,使其在交联变化过程中,其偏心的变化规律和旋转的速度相匹配,从而解决绝缘层偏心问题。在1998年的国际电工机械设备博览会上芬兰诺基亚公司又提出一项在悬挂生产线上解决绝缘层偏心的新措施,就是在六节加热管之前加一节冷却管,绝缘层从机头出来后进行冷却,提高绝缘层的硬度,防止绝缘层偏心的产生,即使在进入后面的六节加热管时也不再产生偏心现象。使用这种工艺方案需增加一节六米长的冷却管,一台氮气循环风机,一套氮气热交换器和一套通径Φ100mm的不锈钢通风管路,还要加长厂房六米,增加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交联三层共挤机头,延长绝缘层挤出模套的定径区长度和外半导电层挤出模口的长度,使绝缘层、外半导电层胶料在此完成预交联,解决梨形偏心问题,并注入硅油,提高高压、超高压电缆的绝缘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芯管、分流体、进胶口、模芯、内模套等组成胶料分配系统,胶料从进胶口进入,顺环形流道流出,包覆在电力电缆线芯上,构成电力电缆的内半导电层挤出部分,完成对电缆的第一层挤制;由分流体、内模套、进胶口、机头体、外模套座、外模套构成一个等深环形进胶流道,加热瓦安装在外模套座上,构成电力电缆的绝缘层挤出部分,完成对电力电缆的第二层挤制;外模套、外模套座、模口、进胶口、分流体构成一个等深环形进胶流道,加热瓦安装在模口上,构成电力电缆的外半导电层挤出部分;在模口上开有注油孔。
所述的电力电缆的绝缘层挤出部分的外模套加长,使绝缘层的定径区长度在100mm以上。加长电力电缆的外半导电层挤出部分的模口,使外半导电层挤出模口长度在100mm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加长外模套、模口的长度,使电力电缆的绝缘层、外半导电层在此进行预交联,同时通过加热瓦提高模口的温度,增加电缆绝缘层、外半导电层的预交联程度,防止电力电缆的梨形偏心问题;通过在模口处开有的注油孔对电缆绝缘层的微孔注入高压硅油,高压硅油充入微孔并涂于电缆表面,使电缆在进入冷却段的水中时防止水渗入绝缘层,不会产生水树,提高电缆质量。该装置的合理设计和结构,避免了上述目前通过加长厂房、添加辅助设备的方法,降低生产投入,节省资金。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油田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大庆油田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77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