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油喷枪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00245625.7 | 申请日: | 200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4441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2 |
发明(设计)人: | 招灿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启峰 |
主分类号: | F23D11/24 | 分类号: | F23D11/2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52803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喷枪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雾化燃烧装置的技术领域。
传统的重渣油喷枪燃烧器,其喷枪采用单一雾化腔结构,重渣油直接输送至喷枪咀,由助燃风在雾化腔低压雾化,然后与助燃风混合燃烧,这样的喷枪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因雾化不理想,导致燃烧不充分,造成能耗大、粉料污染严重等现象。随着燃油价格的不断高涨,燃料价格高居不下,如何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能源、提高竞争力是厂家们最为关注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雾化效果好、燃烧充分、利用率高、污染少的燃油喷枪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燃油喷枪燃烧器,包括有中空的壳体,装于壳体内的进油管、套装于进油管前端的风帽、装于风帽端口的喷咀、装于进油管后端的风帽调节座以及节流阀,壳体下方的进风管,在喷咀后部与进油管之间还设有雾化室和气化室,雾化室与气化室之间由多孔隔板隔开,雾化室、气化室均套装于风帽内,雾化室的外壁与风帽内壁形成扩压前腔,气化室的外壁与风帽内壁形成扩压后腔,扩压前腔和扩压后腔上均开有孔与内外连通。进一步地,壳体内腔与进风管之间形成助燃风腔,风帽上分别开有孔将扩压前腔、扩压后腔与助燃风腔连通;喷咀上分别开有孔将雾化室与扩压前腔连通、将气化室与扩压后腔连通。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优点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主要由壳体3、节流阀1、进油管2、风帽5、喷咀7、进风管6、风帽调节座4等构成。最核心之处是进油管2的前端设有供油卡道13,供油卡道13的出口是喷咀7的雾化室10和气化室11,雾化室10呈扩张漏斗形,气化室11则呈收缩漏斗形,两室之间设有一多孔隔板12,雾化室10、气化室11均套装于风帽5内,并分别与风帽5内壁形成扩压前腔8、扩压后腔9,雾化室10上开有小孔14使雾化室10与扩压前腔8连通;气化室11上开有小孔15与扩压后腔9连通;风帽5上开有小孔16使扩压前腔8与助燃风腔19连通、开有小孔17使扩压后腔9与助燃风腔19连通。
工作过程:燃油经节流阀1进入进油管2,从供油卡道13喷入雾化室10,首先打在多孔隔板12上,形成强烈的撞击和摩擦,燃油被打散并反弹形成松散的油滴;与此同时,从进风管6进入助燃风腔19的气体一个分支从小孔16进入扩压前腔8、再经小孔14进入雾化室10,由于变径增压原理使进入雾化室10的气体加压成旋转的雾化涡流,雾体气流与雾化室10内打散的油滴进行第一次混化,(此时油滴颗粒约为100um),雾化的燃油接着穿过多孔隔板12的小孔进入气化室11内自然混化;而此时助燃风腔19的气体另一个分支从小孔17进入扩压后腔9、再经小孔15进入气化室11前端通道,产生旋转的加压气流,使气化室11内的雾化油再次被打散,燃油第二次混化(油滴颗粒小于35um),最后雾化油从喷咀7的喇叭口放散状喷出,并再次与壳体端口18的助燃风一齐混合燃烧,经过共三次的油气混合过程,使燃油充分、完全混化。
这样的新构造,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燃油被雾化后颗粒小于35um,颗粒分布均匀,燃烧充分;
2、燃油的利用率可提高5-10%,既节省能源,又减少污染;
3、燃油经三次混化,基本不受燃油黏度的影响,适应性广;
4、产生的火焰刚性强,喷射速度高。
5、喷枪可冷炉直接点火燃烧,无须预热炉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启峰,未经招启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56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