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铸成型机的注入管构造无效
申请号: | 00245508.0 | 申请日: | 200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427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利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利坤 |
主分类号: | B22D17/04 | 分类号: | B2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朝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 成型 注入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压铸成型机的注入管构造,尤指一种压铸成型机的注入管是由前、后管组成,且喷嘴是直接成形在前管的前端,避免喷嘴内缩而造成金属熔液喷出的意外。
一般的压铸成型机如图4-图5所示,是于一铸模主机a的侧边装设有一熔炉b,该熔炉b具有一挤出机构c,而该挤出机构c连接一注入管d,于该注入管d的前端具有一喷嘴e,在喷嘴e外表面具有一抗高温的镀钢层f,藉由挤出机构c将金属熔液引入注入管d,由喷嘴e将金属熔液注入铸模主机a的摸具g内。其主要缺陷在于:
由于该挤出机构c位在高温的熔炉b内,使该连接挤出机构c的注入管d会吸收高热,且金属熔液流经注入管d时,该注入管d同样会受到金属熔液的高温影响,使得注入管d前端装设的喷嘴e的孔座d1因受热而扩大,当喷嘴e靠在模具g的浇铸口g1时,该喷嘴e会没入注入管d的前端内,使得下一次注入管d前端的喷嘴e靠向模具g时,该喷嘴e与浇铸口g1之间即产生间隙;当挤出机构c将金属熔液挤入注入管d,而由注入管d注入模具g时,该金属熔液即从喷嘴e与浇铸口g1之间的间隙喷出,因而容易发生意外,故在使用上有不安全的顾虑。
本发明人针对上述缺陷,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终而设计出一种压铸成型机的注入管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成型机的注入管构造,是由前、后管组成,且喷嘴是直接成形在前管的前端,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达到避免喷嘴内缩而造成金属熔液喷出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压铸成型机的注入管构造,包括于铸模主机的侧边装设有熔炉,该熔炉具有挤出机构,其连接注入管,于该注入管的前端具有喷嘴,藉由注入管将金属熔液注入铸模主机的模具内;其特征在于该注入管是由前、后管组成,该喷嘴是直接成形在前管的前端;该后管前端具有插孔,该前管底端具有插管,使该前管藉由插管紧配合插装在后管的插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具有使喷嘴避免内缩而紧靠在模具的浇铸口,以避免产生间隙而造成金属熔液喷出的功效。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熔炉与注入管的组装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注入管分解剖视示意图。
图4是常用构造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常用构造的注入管剖视示意图。
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是于一铸模主机1的侧边装设有一熔炉2,该熔炉的具有一挤出机构21,该挤出机构21连接一注入管3,该注入管3的前端具有一喷嘴31a,在喷嘴31a外表面具有一抗高温的镀钢层31b,藉由注入管3将金属熔液注入铸模主机1的模具11内;其特征在于:该注入管3是由前管31及后管32所组成,该喷嘴31a是直接成形在前管31的前端;该后管32的前端具有一插孔32a,该前管31的底端具有一插管31c,使该前管31藉由插管31c紧配合插装在后管32的插孔32a内。
根据上述的构造,由于该喷嘴31a是直接成形在前管31的前端,该前管31是藉由底端的插管31C紧配合组装在后管32的插孔32a内,使得注入管3前端的喷嘴31a靠在模具11的浇铸口11a上,将高温的金属熔液注入摸具11,该喷嘴31a不会因受热而产生内缩的情况,使注入管3前端的喷嘴31a紧靠在模具11的浇铸口11a,可避免产生间隙而造成金属熔液喷出的意外,故在使用上有较高的安全性。
该前管31为注入管3总长的三分的一,而后管32为注入管3总长的三分的二,使该具有喷嘴31a的前管31可便于组装在后管32的前端上。
另外,该前管31及后管32以焊接的方式组接,或该前管31及后管32以螺结的方式组接,或以其他的固结方式组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利坤,未经林利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55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驾驶车执行装置
- 下一篇:罐蒸机包布速度及张力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