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电路引线框选镀生产线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41664.6 | 申请日: | 200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449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9 |
发明(设计)人: | 苏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兆辉 |
主分类号: | C25D5/00 | 分类号: | C25D5/00;H01L21/48;H01L21/6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电路 引线 框选镀 生产线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选镀生产线工件定位装置的改良。
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的选镀生产设备,在采用卷至卷的方式连续生产时,生产设备能否快速而准确的定位,对设备的生产效率及产品的品质好坏至关重要。所谓卷至卷的生产方式是指以整卷型材进行电镀处理,其生产线将型材逐渐拉出展开电镀,经电镀后收卷,这一生产方式占地小,易于生产线操作,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于集成电路引线框要求电镀精度高,不仅对工件不要电镀部分进行掩蔽,还要求准确的定位,以往相关设备的定位方式是:将要电镀的卷材分为若干单元,在工件(2)的每一电镀单元两端设有定位孔,在生产线上与其相对有定位钉(4),工件(2)在展开运动时,为了避开定位板上的定位钉(4)卡住工件,必须让工件(2)与定位板或掩膜板(5)保持一定的平行距离才可以拉动(图1),即定位压入装置(1,3)将工件与定位钉(4)有一定距离,待工件(2)的定位孔行走至定位钉(4)的定位范围时,分别由二个定位压入装置(1,3)才将工件平行的压人定位钉(4)内(图2),以完成一次定位。这一装置要对工件两端同时下压位移,工件才能准确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定位的效率及简化定位系统的结构,便于在电镀不良的工作环境下运作和使工件准备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只设有一个定位压入装置并且其高于定位钉,定位压入装置在掩膜板的一端,定位钉在选镀掩膜板上,在掩膜板的另一端有导向轮,并同掩膜板在同一平面上,工件由导向轮导向贴在掩膜板上进入定位段,当工作运行时,工作与掩膜板成一个斜角(图3)拉动,以避开定位钉;待工件行走至定位范围内之后,定位压入装置将工件压入定位钉内(图4)以完成一次定位。工件定位后进行定向电镀。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将二个定位压入装置改为一个,显然其结构更为简单合理,并同原方案使用效果相同。
图1为现有工件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2为现有工件定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件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件定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件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定位装置如图5所示,件在每单元有一定位孔,工作时工件穿过定位压入装置的两轮之间的间隙,工件被下滚轮托起而有定位钉有一定的距离,与选镀掩膜板成斜角运行(如图3);当到达定位点时,定位压入装置由系统给出压入信号,气筒气压将定位压入装置的压钉将工件的定位孔压入定位钉内,完成一次定位(如图4)。
在定位完成后生产线系统将由电镀液喷射到工件上,工件作为阴极,及阳极电极对工件进行电镀,工件不需电镀部分由选镀掩膜板掩蔽,电镀完成后,系统给出信号将工件拉起收卷完成一单元的定位电镀,再拉出卷材重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兆辉,未经苏兆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16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