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手制动用拉线、拉杆自动调整器无效
申请号: | 00236743.2 | 申请日: | 2000-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342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13 |
发明(设计)人: | 武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长江 |
主分类号: | B62L3/02 | 分类号: | B62L3/02;B60T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6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手制动 拉线 拉杆 自动 调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手制动用拉线、拉杆自动调整器。
对于各种车辆制动系统用拉线、拉杆的设计,是重要的手段和环节之一。目前由于各种车辆中使用的拉线、拉杆在拉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塑性变形而松动,摩擦副的磨损使制动间隙增大,影响手制动性能的发挥,易对行驶中的车辆和人造成危险。专利号为ZL 942 48882.2的专利,曾解决了此问题,但因其个别零部件结构原故,在制动系统中满足不了拉线、拉杆所需很大拉力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制动系统中拉线、拉杆在很大拉力工作条件下而设计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并对制动摩擦副间隙实现了随机自动调整的车辆手制动用拉线、拉杆自动调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固定架与固定套通过锁紧套的铆接,将卡有回位弹簧C的限位块A放入固定套内,限位套B与固定套焊接。然后将活动套与限位套B'焊接后插入固定套的对称开口中,再依次将卡有回位弹簧C的限位块A′、垫圈、回位弹簧C'放入活动套中,再将限位套B″插入固定套端部并与之焊接,防尘套套于活动套外侧,防尘帽盖于活动套顶端。限位块A、A'的内侧带有可与调节拉杆啮合的齿牙,外侧设有卡放回位弹簧的凹槽,调节拉杆由锁紧套穿入限位块A、A'的工作部位。
本结构代替了人为对制动摩擦副间隙及拉线、拉杆的松度实现了随机自动调整,可使制动间隙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保证了车辆行驶中的安全、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可适用于承受很大拉力以拉线、拉杆传力的系统,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车辆的制动系统。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现的。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调节拉杆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3a、图3b:锁紧套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图4a、图4b:限位块A、A'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图5a、图5b:固定套的主视图和右视图。
图6a、图6b:限位套B、B'、B″的主视图和右视图。
图7a、图7b:回位弹簧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图8a、图8b:活动套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图9a、图9b:改进后调节拉杆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10a、图10b:改进后限位块A、A'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图11a、图11b:改进后固定套的主视图和右视图。
图12a、图12b :改进后活动套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图13~图21:均为固定套和活动套改为长方形截面或正方形截面后与图3~图12所示各部件相对应的部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调节拉杆,2.固定架,3.锁紧套,4.限位块A,5.固定套,6.限位套B,7.限位块A',8.限位套B',9.回位弹簧C,10.垫圈,11.回位弹簧C',12.限位套B″,13.防尘套,14.活动套,15.防尘帽。
如图1~图8所示,车辆手制动用拉线、拉杆自动调整器是由调节拉杆(1)、固定架(2)、锁紧套(3)、固定套(5)、限位套B(6)、限位套B'(8)、垫圈(10)、回位弹簧C'(11)、限位套B″(12)、防尘套(13)、活动套(14)、防尘帽(15)及内侧设有与调节拉杆(1)相啮合的牙齿,外侧设有可卡放回位弹簧C(9)的凹槽的限位块A、A'(4、7)共同构成具体连接为:固定架(2)与固定套(5)通过锁紧套(3)铆接,限位套B(6)置于固定套(5)内并与固定套(5)焊接,套有回位弹簧C(9)的限位块A(4)置于固定套(5)和限位套B(6)之中,限位套B'(8)与活动套(14)焊接后,插入固定套(5)的对称开口中,套有回位弹簧C(9)的限位块A'(7)、垫圈(10)、回位弹簧C'(11)依次置于限位套B'(8)及活动套(14)内,限位套B″(12)套于固定套(5)内,回位弹簧C'(11)的外侧,并与固定套(5)的端部焊接,防尘套(13)套于活动套(14)的外侧,防尘帽(15)盖于活动套(14)的顶端,调节拉杆(1)由锁紧套(3)穿入限位块A、A′(4、7)的工作部位。
如图9所示:调节拉杆(1)的光滑部分可制成罗纹结构或缩短并在中间打孔。
如图10所示:限位块A、A'(4、7)内侧的牙齿至少有两个。
如图11所示:固定套(5)的顶端可设有代替限位套B″(12)的卡脚,并免去焊接。
如图12所示:活动套(14)的顶端还可为圆形。
如图13~图21所示:固定套(5)和活动套(14)的截面可为圆形截面、长方形截面或方形截面,相关件也可制成与其对应的型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长江,未经武长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67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脚踏双速助力减震自行车
- 下一篇:棘轮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