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油内燃机节油增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34072.0 | 申请日: | 200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4320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30 |
发明(设计)人: | 赖志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志勤 |
主分类号: | B60K15/077 | 分类号: | B60K15/0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油 内燃机 节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领域是汽油内燃机技术领域。
内燃机发明一百多年来,推动人类生活各方面的进步的发展,但由于内燃机耗用大量的燃油,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大气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大中城市的汽车、摩托车的大量使用,排放尾气中的有毒气体CO、HCx等大量增加聚集,在很多城市中多次出现光化学现象,严重地危害人们的健康及环境。因此,人们不断开发各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问题。
现有四冲程/二冲程汽油机供应燃油方式主要有两种,化油器供油或微处理器电动供油方式。化油器方式是空气通过空气量孔与油井内的油混合蒸发出来,再与主喉管气流混合进入气缸工作。微处理器电控供油方式是微处理器采集氧传感器上的氧信号,控制电动喷嘴与空气混合,流过很短的岐管进入气缸工作。正常的汽油机空燃比在1∶12~1∶18左右。要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油耗、降低污染,只有采取措施,使燃料燃烧更完全,因此,世界汽车技术先进国家开发多种技术,以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如德国奔驰及大众公司的四气门技术,日本丰田公司的扰流罐技术,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的喷流阀技术等多种技术措施,均以提高燃料与空气的混合为目的,以强化燃烧,降低污染。
参考资料:日本《自动车技术》1990.1~1999.10,中国《内燃机技术》1992.1~1999.11等。
由于燃油的特点,上述技术措施应用还是存在一些缺陷,一是燃料与空气混合还是不完全,二是技术复杂成本较高,三是只能适用于少数型号发动机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新型的汽油内燃机节油增力装置。它采用高压电场技术处理油气混合气体,强化燃烧,降低污染,克服现有技术的一些缺陷,使之适应多种型号的汽油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燃油特性及汽油机二种供油方式,采用高压电场技术,使混合气体流经高压电网,电网电压4KV~40KV,混合气中的油颗粒带电荷,相互排斥,分解成更小的油颗粒,更容易与空气混合均匀。同时,电网中的网格也搅拌了混合气体,使混合气二次混合更均匀。可减少油量供应提高空燃比,燃烧更完全,动力增加,污染物减少,以达到节油减污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由网板[1]、网框架[2]、高压导线[3]及高压发生器[6]等构成。本装置可安装在化油器或电喷混合气岐管[4]下面位置。网板[1]、网框架[2]形状与化油器底座或电喷混合气岐管座[4]相匹配。
其工作过程是化油器或电喷供油与空气混合形成的混合气经由高压发生器[6]产生的4KV~40KV电压,经导线[3]与网板[1]连接组成高压电场的装置后,混合气体中油颗粒带电,相互排斥,充分分散与空气再次充分混合;同时二层网板[1]也使混合气体产生搅拌,使二次搅拌更均匀,进入发动机内燃烧作功。
附图说明:图[1]-网板,图[2]-网框架,图[3]-高压导线,图[4]-化油器或电喷混合气岐管,图[5]-进气管或电喷发动机缸体及高压发生器[6]等构成。高压发生器[6]产生的电压,经导线[3]与网板[1]连接组成高压电场的装置。
根据实验结果,网板[1]可以选用一层或多层,效果较好的是二层,电场电压4KV~40KV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①彻底解决了化油器供油方式油气混合不均匀,加速泵喷油颗粒大冒黑烟的问题,可以节约20~25%的燃油;②彻底解决了电喷供油方式气门积炭软化等问题,同时可节约10~15%的燃油;③由于油气混合均匀,燃烧完全,气缸中的积炭减少80~90%,使火花塞、活塞、缸筒等使用寿命延长2~3倍;④尾气中的CO下降10~15倍,HCx下降4~6倍,NOx下降4~6倍,有利于环境保护。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多种型号的轿车、面包车、卡车、摩托车上试用,均取得了良好的节油及减污效果。
应用实例:
例1:在1994年出厂的东欧车“94卡罗”上安装,安装前油耗12升/100公里,安装后降到8.5~9升/100公里,平均节油率25%左右;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在安装前CO≥3.8%,HCx≥1800ppm,安装后降到CO≤0.3%,HCx≤600ppm,加速快有力。
例2:在1998年10月出厂的“松花江”面包车上安装,安装前油耗7.5~8升/100公里,安装后降到5.5~6升/100公里,平均节油率22%左右;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在安装前CO≥4.2%,HCx≥2100ppm,安装后降到CO≤0.4%,HCx≤600ppm,动力性改善,加速起步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志勤,未经赖志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40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