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处作业吊篮的提升器无效
申请号: | 00231997.7 | 申请日: | 200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232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杨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九杰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处 作业 吊篮 提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处作业吊篮提升器的改进。
高处作业吊篮是建筑物外墙施工常用的机具之一,而提升器是为吊篮系统提供动力的关键部件,按其结构形式一般可分为多层钢丝绳收卷式及牵引绳轮摩擦式两大类。后者因其不受卷钢丝绳,提升高度不受限制,提升器重量轻而被广泛采用,它的工作原理为欧拉公式:T1=T2efα的具体体现,式中T1为紧边拉力,T2为松边拉力,f为工作钢丝绳与牵引绳轮间的摩擦系数,α为钢丝绳围绕牵引绳轮的包角。当有较小的T2作用时,T1即被放大若干倍,提升器均设有压绳机构,以此获得吊篮所需的工作提升力T1,带动吊篮进行爬升。
目前吊篮提升器的压绳机构一般是在工作钢丝绳围绕牵引绳轮近一周处设一压绳轮,通过弹簧的作用使压绳轮将工作钢丝绳压紧在牵引绳轮的轮槽内,以此获得松边拉力T2后,工作钢丝绳排出提升器。
但上述提升器的压绳机构有如下缺点:
第一,对弹簧的工作可靠性要求高。从欧拉公式中可以看出,在f及α不变的前提下,T1与T2呈正比例关系,在工作提升力T1为一设定值时,松边拉力T2也必须保持恒定。为获得恒定的T2值,由于结构的关系,无论提升器是处于满载,空载或非工作状态,压绳机构的弹簧均必须处于工作状态。而吊篮属室外工作机械,工作状况恶劣,要做到弹簧的状态高度稳定比较困难,使用日久势必造成压绳力不足而出现打滑,溜车等重大故障,威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第二,对工作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有不利影响。同样由于结构的关系,无论提升器是处于满载,空载或非工作状态,压绳机构的压绳轮均以提升额定载荷所需的压绳力,将工作钢丝绳压紧在牵引绳轮的轮槽内。据观察,吊篮在实际工作时,大部分工作时间内的实际工作载荷仅为其额定载荷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因此在大部分工作时间内,其压绳力均处于相对过大的状态,而压绳力的大小直接与工作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作钢丝绳被不必要的过早消耗掉了。对于吊篮这类靠摩擦钢丝绳工作的机械,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无论从安全性还是从经济上考虑,都是非常有益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的提升器上述缺点的新型提升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且可按照载荷大小自动配置压绳力的大小,延长了工作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提升器压绳机构的弹簧去掉,并在其靠近工作钢丝绳的入口处增设一取力轮,压绳机构整体铰接在机壳上,非工作状态时可以自由摆动。工作时钢丝绳由入口处穿入,给予取力轮一个较小的包角后,先后绕过牵引绳轮及压绳轮后穿出。这样,当有工作载荷作用在钢丝绳上时,压绳轮上的作用力就会取决于钢丝绳对取力轮作用力的大小,即取决于钢丝绳的工作载荷的大小。这样的设计简化了结构,提高了可靠性,并且由于压绳力按载荷的大小自动分配,使钢丝绳的使用更加合理,降低了不必要的消耗,使机器安全性及经济性增加。
以下是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一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二是目前现有技术的一个例子。
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进一步描述实用新型。
参见图一,提升器主要由驱动电机(1),减速器(2),压绳机构(3),牵引绳轮(4)及壳体(5)等部分构成。其压绳机构(3)由取力轮(6),铰板(7),销轴(8)及压绳轮(9)等构成,压绳机构(3)整体被销轴(8)铰接在壳体(5)上,可以自由转动。工作时,钢丝绳(10)经入绳口(11),通过取力轮(6)并给予一个较小包角,绕过牵引绳轮(4)近一周后,再绕过压绳轮(9),经排绳口(12)排出提升器。由于钢丝绳(10)给予取力轮(6)一个包角,工作时钢丝绳(10)载荷的分力就会迫使压绳机构(3)转动,通过铰板(7)使压绳轮(9)将钢丝绳(10)压紧在牵引绳轮(4)的轮槽内,使提升器获得预定的提升力值。这样,由于压绳力的大小直接取自钢丝绳(10)载荷的分力,并按需要自动配置,与载荷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本实用新型降低了钢丝绳(10)不必要的损耗,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压绳机构(3)得到简化,只要钢丝绳(10)有载荷,就一定会有相应的压绳力,工作可靠性大大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九杰,未经杨九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19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