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高度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31566.1 | 申请日: | 200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390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1 |
发明(设计)人: | 林书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朱黎光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度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高度散热装置。
已知的应用于工业电脑的散热装置3,如图6至图8所示,该散热装置3主要包括轴流式风扇30及散热片40,其中:轴流式风扇30,具备外壳37且该外壳37外周设有若干具有穿孔35的凸部34,上述外壳37并承载着设有若干叶片33的马达36,所述轴流式风扇30具有同轴向的入风口31及出风口32;散热片40具有基座41及从基座41一侧向上延伸的多数并列的散热鳍片42,每两个相隔的鳍片42间形成通风槽44,也有的在上述鳍片42约中央的位置横向设有开槽43(如图8虚线的区域),使每一鳍片42在开槽43中断、不连续。
上述轴流式风扇30经过若干螺丝(图未示)穿过穿孔35锁定在上述散热片40的鳍片42上,散热片40的基座41下方则靠贴着要散热的晶片(图未示)。当风扇30通电驱动运转时,气流由上方进入风扇30的入风口31再由出风口32吹向散热片40(见图6箭号)并由通风槽44向外排出(见图8箭号),通过空气对流,达到将吸收晶片热源的鳍片42加以散热的目的。因轴流式风扇30的入风、出风是处在同一轴线上,因而风扇30上方必须有适当空间做为进气高度,此进气高度为风扇30横向宽度D的四分之一(即D/4,如低于此数将影响风扇进气效益),因而散热装置3整体配置在工业电脑中的高度即为进气高度(D/4)加上风扇30高度及散热片40高度的总高度H(见图6)。若使用于工业电脑高度为1U(1U=4.44mm)时,迫于必须留存进气高度而不得不缩减风扇30或散热片40的高度,如此以来即降低了晶片的散热效果;再者,风扇30的风力是由上向下吹至基座41,轴向的风力会反弹而造成高阻流现象,无法获致优异空气对流所产生的散热效果;为达到空气对流效果而开设横向开槽43,却又减少了鳍片42的散热表面积,也降低了散热效果。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高度散热装置,有效降低工业电脑的组装高度,同时能有效达到电脑中的晶片的散热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低高度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涡轮式风扇及具有纵向与横向配置的鳍片的散热片,上述涡轮式风扇安装在散热片上,散热片的纵向、横向鳍片间有通风槽,涡轮式风扇下方设有入风口,在涡轮式风扇侧方设有出风口。
纵向鳍片或横向鳍片设有至少一个增加散热表面积的凸柱。
通过本实用新型一种低高度散热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达到了上述创作的目的;由于涡轮式风扇与散热片组装后所构成的散热装置总体高度只为散热装置的高度,无需额外的进气高度,而特别适用于工业电脑(个人电脑亦可应用);再者,本实用新型低高度散热装置的空气对流方式不会造成风力反弹,因而空气对流优异而具有优异的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散低高度散热装置的散热片,其鳍片呈纵向、横向配置,有效增加散热面积而达到优越的散热效果;其鳍片还可加设凸柱以增加表面积,又可增加百分之三十的散热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散热片的俯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涡轮式风扇的结构图,其中:图2A为俯视结构图;图2B为右侧视结构图;图2C为仰视结构图;
图3是图1所示涡轮式风扇安装于图2所示散热片上,构成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俯视结构图;
图4是图3正视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散热片结构的另一实施例;
图6是轴式风扇安装于散热片构成一般散热装置的正视结构图;
图7是图6中轴流式风扇的俯视结构图;
图8是图6中散热片的俯视结构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低高度散热装置1包括有散热片10及涡轮式风扇20,其中;散热片10,具有基座11及由基座一侧向上延伸并纵向、横向配置的散热鳍片,每两纵向鳍片12间为通风槽15,每两横向鳍片13间为通风槽15,上述纵向、横向对应的通风槽15互通;涡轮式风扇20具备外壳28且该外壳28外周设有若干具有穿孔25的凸部24,外壳28的右侧为出风口22,外壳28的底侧则为入风口21,外壳28并承载着设有若干涡轮叶片23的马达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智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15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热管式饮水机
- 下一篇:一种塑料圆织机的送丝装置